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试论荀子天人相持而长的生态伦理思想论文

编辑:sx_yangk

2015-05-11

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究其本质,生态问题无非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试论荀子天人相持而长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荀子看来,生态关系中的人是有欲望的,且是贪婪的,恶的;自然(天)是“有常”的,有自己的运行规律的,人不能违背“有常”的天道。对于贪婪的人性与“有常”的天道之间的矛盾,荀子用“礼治”思想来限定人的欲望,爱护自然界,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达到人与自然“两者相持而长”的和谐状态。

荀子面对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反思孟子的“人性善”,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善良是人们后天努力的结果。

荀子指出“性恶”的种种表现,他说,人之“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进而,荀子说,“今人之性,

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荀子说:“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很显然,不能顺从人自然之恶“性”,如果顺着这种天生的“性”,社会就会由于互相之间的争夺混乱不堪,无法发展下去。

通过对人本性中的恶及其根源的探究和分析,荀子看到了现实中人的“偏险悖乱”都存在于人的天性即自然之性当中。

另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认为“天地者,生之始也”’和“天地者,生之本也”,也就是说荀子把天地自然界看作是所有生命的始初来源或本原。“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正是自然界演化的结果形成了人的形体,人的形体具备也就有了精神。可见,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荀子认为人有能力改造自然,他明确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在价值上居于自然万物的最高贵地位,肯定了人在自然界的主体地位,认为凡是“天之所覆,地之所载”的一切自然资源,都能被人掌握利用。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试论荀子天人相持而长的生态伦理思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浅析技术行政视阈论文  

试论芥川龙之介的美学困惑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