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国学论文

简论曾国藩的伦理思想

编辑:

2016-03-18

对“孝”,曾国藩有一番自己的体认和心得。孝,在常人理解不外乎“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但这些在曾看来还不够,他认为还应该在更高层次上即从精神上关心父母,“事亲以得欢心为本”,使父母精神偷悦。要做到“孝”,子女还必须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威望,不使父母连累受辱。由此可见,曾心中的大孝就是显祖、扬名、弗辱、为父母争光。

对弟,曾国藩认为:“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姑息。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补,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方行,是即我卒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兄友弟恭不能仅仅停留在“爱之欲其富,亲之欲其贵”上,更重要的是兄弟之间要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以期共同进步。他认识到了严格要求,绝不纵容,才是真正的爱。“望之愈殷,则责之愈切”,正是身为长兄曾国藩的治家心得。

在封建社会的家庭生活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加深了代际亲情和际内亲情,使中国的传统家庭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更多的天伦之乐。曾毕生极重“孝弟”,目的之一就是要用“孝弟”来维系大家庭内部的和睦、团结和稳定,希望曾氏族人对内能保持曾家的荣华富贵,绵延后世,使曾氏家族无颠坠之虞,曾氏兄弟无覆灭之灾;对外退可以自守,进可以干禄,在宦海沉浮中能够相互照应,互相提携,逢凶化吉,趋吉避凶,结成一种势力,同呼吸,共荣辱,同进退,共命运。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和睦和团结,曾一方面时刻誓惕着家庭内部的兄弟之间可能产生的摩擦和矛盾,以防一点点不团结的“火星,’引起“后院大火”,不时给大家敲起警钟。曾在一次家信中警告大家:“近来外侮纷至沓来,余日夜战战兢兢,若有大祸即临头,国潇要谨记自己的言行,不可参与地方事……曾对时局急变的优虑,对自身安危的担心,对家庭命运的恐惧,溢于言表;另一方面又常常关注家人们向外发展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千方百计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帮助家人避祸消灾。曾对自身、兄弟、家庭,不仅考虑特多,而且很周全。曾国藩在曾氏兄弟成家立业之前,对他们谆谆教导;他们成家立业之后,曾仍不遗余力地要求他们遵守家规家法,并送给他们“俭以养廉,直而能忍,庆流子孙,光大门第”等语作为座右铭。曾教育其子弟及子侄总宜以“勤敬”二字为法,告诫他们“由俭人奢易,由奢返俭难”,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

总之,曾把“孝弟”看作是自家的优良传统,传家之宝,并对此发扬光大。他以祖上“孝友传家”的家训为基础,从中华传统文化与湖湘农家文化中汲取类似的营养,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和实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以“孝弟”为核心的家庭伦理思想。他既强调父母对子女、兄姊对弟妹要爱抚、关心;更强调子女对父母、弟妹对兄姊要孝顺、尊敬。孝弟是促进兄姊与弟妹、父母与子女情感的一根纽带。在曾国藩看来,要促进人与人关系的融洽,必须先从促进父母与子女、兄姊与弟妹的关系做起,这就是“务本”。

标签:国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