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金融研究论文

关于货币供求均衡思想的历史传承

编辑:sx_chenl

2016-10-07

本文讲述了关于货币供求均衡思想的历史传承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下吧。

摘要: 文章通过对货币均衡思想进行了回顾,均衡的货币供求思想导致了货币经济学对货币供给的研究忽视。无论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或者没有明确的货币供给的研究,或者对货币供给做简单化处理。由于坚持货币市场均衡思想,现代货币经济学也对货币供给的研究发生偏离,即关于货币供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货币供给内生与外生性的争论上。虽然内生和外生论的观点看似水火不容,但就其本质,内生货币供给和外生货币供给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它们都是货币供给均衡思想下的两个分支。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和外生货币供给;均衡和非均衡;流量和存量

在整个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中, 关于货币供给, 我们很难找到一个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无论是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后凯恩斯学派, 在他们的理论中, 或者没有明确的货币供给理论, 或者是对货币供给做了简单化的处理, 即货币供给或者是内生的或者是外生。正因为如此, 引起了关于货币问题旷日持久而又毫无结果的争论。从最根本上来讲, 造成货币供给分析几乎被所有的学派或忽视或简单化的原因就是在货币市场所有的学派都坚持货币均衡的思想。在货币思想的发展过程中, 许多基本思想都经历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反复, 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观点, 但是货币市场就是均衡思想。

一、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货币市场均衡思想

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中, 货币被当成覆盖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 其本身除了能够影响绝对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之外, 对经济中的真实变量没有丝毫作用。货币数量说是他们关于货币的核心理论, 简单的“费雪交易方程”或“现金余额方程”就能够满足建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大厦的需要。尽管我们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典文献中寻找不到关于货币供给理论的明确表述, 但是如果认为古典和新古典学派只有货币的需求而完全没有货币的供给的理论也是一种误解。古典和新古典学派存在一个隐含的货币供给理论, 这个理论是以它们的利率理论为支撑的。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的核心是“实物利率”, 这种理论认为, 决定利率的因素不是货币而是经济中的真实资本的供求状况。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理论是古典和新古典利率理论的集大成者。维克塞尔把利率区分为“自然利率”和货币利率, 如果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 就会引起任对货币贷款的需求增加; 反之, 如果货币贷款的利率高于“自然利率”, 人们就不会提出任何贷款申请。这种对货币的供给是以经济系统对货币的需求为基础的, 即货币供给是由经济系统内在决定, 这就是货币内生供给思想。

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市场均衡思想

中, 他也开创了货币研究的新时代。首先, 凯恩斯批判了新古典的利率由真实经济因素决定而与货币供求无关的思想, 提出了“货币利率”理论。其次, 凯恩斯抛弃了“两分法”。但是, 在对于货币的具体问题研究方面, 凯恩斯走得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远。

对于货币供给, 凯恩斯在否定了新古典利率理论之后, 维克塞尔积累过程就不会自动发生, 因此, 新古典的货币供给就不能成立, 但是, 凯恩斯对货币的供给过程却做了简单的处理, 即假定货币供给是经济系统之外的因素,即主要是由货币当局或者中央银行决定的, 货币供给影响经济, 但其本身却不受经济的影响。这种无弹性的货币供给曲线确实给凯恩斯的分析带来了许多方便。显然, 凯恩斯抛弃了新古典关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思想, 尽管凯恩斯本人事前、事后( 即《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写作的前后) 都明显表现出对货币外生思想的反对。而且, 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给只涉及货币供给的存量问题, 而没有涉及流量问题。这一点, 凯恩斯也和以流量供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古典理论存在差异。

对于货币的需求, 凯恩斯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流动偏好理论, 并具体将货币的需求划分为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影响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持有量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 而投资动机的货币需求量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利率。预防需求和交易需求, 尤其是交易需求是“费雪方程”和“剑桥方程”的主要内容, 可见, 凯恩斯对新古典的货币需求不是否定而是修正。因此, 人们通常把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看成是现金余额说的延伸和发展, 即在现金余额说的基础上加上了投资因素造成的货币需求。因此,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实际上是关于货币的流量和存量两个方面。

凯恩斯的货币供给也是由利率决定, 不过, 凯恩斯的利率不是“自然利率”, 而是由货币供求决定的“货币利率”。利率与货币的需求之间存在反方向的关系, 因此, 在利率—— 货币供求量的空间中, 货币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而货币供给则是一条垂直线。因此, 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总能够与垂直的供给曲线相交, 就是说, 货币的需求总等于货币的供给。可见, 尽管凯恩斯否定新古典货币理论的部分内容, 但是货币市场均衡的思想还是被凯恩斯保留了下来, 不同只是, 凯恩斯是用“萨伊定律”取代了新古典的“萨伊逆定理”。在劳动力市场上遭到凯恩斯批严厉批评的均衡思想, 却在货币市场被凯恩斯不假思索地捡了起来。而且, 凯恩斯的货币市场的均衡不包含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为, 被供给创造出来的需求和供给本身总是相等的, 没有任何调整的必要。既然货币市场总是均衡的且货币的供给又是由货币等价外生决定的, 那么, 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研究货币的供给呢?

三、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市场均衡思想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遭到了后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批判。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 鲍莫尔修正了传统的凯恩斯理论, 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和利率有关,其关系即为着名的平方根公式; 关于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 惠伦则修正了传统的凯恩斯理论, 并认为预防性货币需求也与率有关, 其关系即为着名的立方根公式;关于投资需求, 则被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发展为“资产选择理论”。后凯恩斯主义学派视为一种资产形式, 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风险和受益的比较。

关于货币供给, 后凯恩斯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之间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凯恩斯把货币供给外生化遭到了后凯恩斯主义者及其他内生论者的反对。在这一点上, 后凯恩斯主义者及其他内生论者坚持回到新古典理论上去。早期的内生论者从货币乘数入手( 外生论的核心假设就是和货币乘数是稳定的) , 对外生论提出批判。后期的内生论者则是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提出货币供给主要是经济自身对货币的需求而形成的。因此, 后凯恩斯主义者及其他内生论者又把货币供给作为流量来分析。

早期的内生性论思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 直到20 世纪50 年代, 在对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批评中, 内生性货币供给的思想开始复兴。凯恩斯在《货币论》中的关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思想一直在英国享有重要

地位; 1959 年的拉德克利夫报告提出了货币供给主要由银行贷款决定, 提出了内生性供给的思想; 罗宾逊、卡尔多、凯恩和早期的后凯恩斯主义者明斯基提出并发展了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适应主义的主要观点认为, 面对企业的信贷需求, 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事。当商业银行因扩大贷款而出现储备不足时, 可以向中央银行寻求准备, 中央银行必须适应性的满足它们的需要, 否则将引发金融危机, 严重时会危及宏观经济的安全。因此,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没有控制力, 相反中央银行只能适应商业银行寻求准备。因为在适应主义的内生性货币供给方程中货币供给具有完全的利率弹性, 所以莫尔将货币供给曲线表示为一条水平于货币供给横轴的直线, 所以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又被称为水平主义。

结构主义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认为, 中央银行并不是完全被动的适应商业银行对储备金的需求的, 而是可以拒绝商业银行寻求准备。但结构主义者同时认为, 虽然中央银行拒绝了适应银行, 但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负债管理扩大了商业银行储备的来源的范围。比如, 商业银行可以同业拆借、金融创新等手段来解决自身的准备不足问题, 流动性偏好观点的学者同意适应主义和结构主义关于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的核心观点, 但同时认为,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 必须对其未来的流动性做出预测, 特别是对家庭部门的流动性偏好做出预测, 由此银行的流动性偏好和家庭部的流动性偏好密切的联系在了一起。如果家庭部门的流动性偏好增加而倾向于持有银行最具流动性的负债( 即存款增加) , 则计划消费会随之减少, 而储备需求会增加, 单个银行将面临储备枯竭的情况(Wray, 1992) 。总之流动性偏好的观点在承认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的核心即在贷款创造存款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从存款到贷款过程的因果关系。

总之, 无论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内部存在怎样的差别, 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 那就是, 货币供给是由经济运行对信贷需求而创造的, 货币供给的过程就是信贷发放的过程。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随信贷的发放而增加, 随信贷的回笼而减少。

虽然, 内生论的许多思想极富启发性, 但是, 和凯恩斯一样, 货币供给仍然没有成为后凯恩斯学派及其他内生论者的研究主要对象, 究其原因, 后凯恩斯学派及其他内生论者只是抛弃了凯恩斯的形式而继承了凯恩斯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 货币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凯恩斯认为货币市场是供给决定需求, 而后凯恩斯学派及其他内生论者则认为, 货币市场是需求决定供给。因此, 在货币市场的状况上, 后凯恩斯主义者及其他内生论者又和新古典理论决裂转而接受了凯恩斯的理论, 即认为货币市场总是均衡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 凯恩斯是以“萨伊定律”为依据, 而后凯恩斯学派及其他内生论者是以“萨伊逆定律”为依据的。

至于货币的需求, 后凯恩斯主义者及其他内生论者主要是以资产选择理论来解释对货币的需求的, 这实际上也是凯恩斯投资性货币需求的扩展而已, 并无本质差别。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图克.通货原理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斯蒂芬·罗西斯.后凯恩斯主义货币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保罗·威尔斯.后凯恩斯经济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那么关于货币供求均衡思想的历史传承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论金融资产确认与计量差异比较分析  

关于金融的社会性及其伦理诉求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