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金融研究论文

对经济金融全球化问题的研究最新论文

编辑:sx_songyn

2014-07-11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精品学习网编辑对经济金融全球化问题的研究最新论文以备借鉴。

我国一些经济金融理论界,对经济金融全球化对第三世界的不发达国家能引进资金、技术、分享国际分工红利和获得先进管理经验等正面效应论述较多,而对第三世界带来的消极影响则论述的不足。李慎明同志对此则论述得较透彻。他除了论述全球化导致贫穷化外还论述了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带来以下六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是导致第三世界各国国际地位弱化;二是使第三世界国家和人口扩大化;三是使第三世界国家职能弱化,全球化使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独立性乃至国家主权、政府职能丧失,有利于发达国家随意盘剥;四是使第三世界综合国力衰化;五是使第三世界生态环境恶化;六是使第三世界文化、意识形态西化。上述资本主义全球化对第三世界的多方面消极影响,足以证明它是西方新殖民主义全球经济、金融、文化侵略的典型表现。但有的人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只要参加全球化就可分享国际分工的红利,这是一种天真的想法。我国是经济发展中的大国,是属于第三世界,从吸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次金融危机均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训来看,我国能否在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中获益,关键还在于自身应具备基本条件:(1)应建立与完善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规与制度。(2)应有独立自主产业政策,把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国轿车行业、电梯行业、彩色显像管行业、移动通讯设备行业、照明灯具行业、化工等行业均已被外商所控制和垄断,轻工业的国产品牌已频临“全军覆灭”。看来,国际跨国公司疯狂地进军、抢占中国市场,已打败了我国一部分民族企业,最终实现其垄断中国市场。跨国公司ABB进入中国市场时说,我们有些项目要经过8—10年才会有盈利,我们进入中国市场是战略性的。据有关报道,美国宝洁、日本花王、德国汉高、英国利华等国际性大公司为了获得垄断利润,采取宁亏3年的策略,也要挤占中国市场。这种竞争态势值得引起我国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应及早采取保护民族经济的对策。保护民族经济就是保护民族利益、保护本国工人就业。(3)要制定正确的引资政策,要坚决制止各地各自为政,重复盲目引进;同时,把引进外资控制在与国力、财力相适应的范围之内。(4)有防范外汇风险的必要的充足的外汇储备。(5)对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有有效的防范措施。面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冲击、包围、企图打败中国民族企业,最终控制垄断中国市场的严峻竞争形势,我们必须要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这篇 对经济金融全球化问题的研究最新论文 精品学习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