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医药卫生

关于汪机“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理论探析

编辑:sx_changxl

2013-06-22

【摘要】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明代新安医家汪机继承金元医家朱丹溪的观点,认为“针法浑是泻而无补”。考其理论渊源,出自于《黄帝内经》。《内经》指出:“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这就为后世医家“针法有泻无补”提供了理论依据。针法补泻不同于药疗、食补,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补充能量。针刺的作用,在于调气。通过针刺的补泻手法以激发经气,促使机体阴阳平衡。当人体“阴阳形气俱不足”时,说明气虚血少,针刺不仅不能激发经气,反而会伤气、耗气。故大虚之人,不可用针,当以甘药治之。

[关键词] 汪机;针法有泻无补;阴阳形气俱不足;甘药

针刺过程中的虚补实泻,是自《黄帝内经》以来一贯奉行的基本原则。明代新安医家汪机《针灸问对》则继承了金元医家朱丹溪的观点,认为“针法浑是泻而无补”,《医学正传》、《医学入门》、《东医宝鉴》、《古今医统大全》、《针灸大成》等也相互转摘引录[1]。可见,后世医家对针法能否起到补虚益损的作用已经产生了怀疑。本文试就“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理论作一探讨。

1 《内经》是“针法有泻无补”的理论渊源

补法与泻法,是针刺治病过程中扶正祛邪的的重要手段。早在《内经》中就有很多有关针刺补泻的论述。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灵枢?经脉篇》云:“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等。

疾病的虚实症候,多从脉象的变化上反映出来。《灵枢·终始》曰:“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对不同的脉象有着具体的描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根据六种脉象所反映出来的情况,针刺治疗的方法也不同。所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从以上经文不难看出,脉象表现为急脉、缓脉、大脉、滑脉、涩脉者均可用针刺治疗,惟有小脉者,不可针刺,只宜用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来调治。因为脉象小者,说明患者血气皆少,阴阳形气俱不足,若用针刺治疗,不仅不能起到补虚扶正的作用,反而会耗伤正气,使得虚上加虚。正如《灵枢·根结篇》所说:“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若此谓者,皆是针刺有泻无补之意。

《黄帝内经》对阴阳气血俱不足者禁用针的警示,引起后世医家的广泛重视。金元医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中首次提出了“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的观点,但文中并未加以说明。明代医家汪机在《针灸问对》中则对其论点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丹溪言针法,浑是泻而无补,何谓也?经曰:阳不足者,温之以气;阴不足者,补之以味。针乃砭石所制,既无气,又无味,破皮损肉,发窍于身,气皆从窍出矣,何得为补?……且考《素问》九针之用,无非泻法。丹溪之言,岂无所本哉?”[2] 可见,汪机通过《内经》中对阴阳不足的病症只用温阳补阴的药物治疗、《素问》中记载的九种针具均为实证而设的例证,明确指出了朱丹溪关于“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的观点是源出于《内经》,是在《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针刺的作用长于泻实而短于补虚。

2 针法补泻的实质,在于疏调气机

汪机认为,以针刺病能祛有余之邪实,而不能补阴阳之不足。其举例说明:“假如痨瘵阴虚火动,法当滋阴降火,针能滋阴否乎?痿症肺热叶焦,法当清金补水,针能补水否乎”?汪机指出:“经中须有补法,即张子和所谓祛邪实所以扶正,去旧实所以生新之意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故云补也”(《针灸问对》)。即针刺补泻并非能够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补充不足,而是通过泻实祛邪、去旧生新,达到扶助正气(补)的目的。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附辨》云:“用针浑是泻而无补,古人用之,所以导气,治之以有余之病也。今人鲜用之,或知其无补而不用欤……”。清代廖润洪《针灸集成》亦云:“针刺虽有补泻之法,予恐但有泻而无补焉。经谓泻者迎而夺之,以针迎其经脉之来气而出之,因可泻实也;谓补者,随而济之,以针随其经脉之去气而留之,未必能补虚也。不然,内经何以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无刺大劳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惊人。……若此等语皆有泻而无补之谓也。凡虚损、危病、久病,俱不宜用针”。由此可见,金元明清时期的诸多医家均持“针法有泻无补”之观点,不无道理。比如,大饥之人,阴阳气血皆不足,器官功能活动强度降低,表现为全身乏力、心跳减慢、呼吸浅慢、肌肉活动能力下降、性机能减退、总的物质代谢水平降低,机体基本上维持在生命必需的低水平功能活动上。此时若给与进水、进食,则病人很快即可恢复正常。但若行针刺治疗,不仅不能使低下的机能恢复常态,反而会伤体耗气,导致病人晕倒,甚至一厥不复。所以说,针法补泻不同于药疗、食补,它对病体虚实症候的治疗作用,不是以“提供营养、补充能量”为途径的。

《内经》所言针刺补泻,是针对机体阴阳失调的病症而设的。《灵枢·根结》云:“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素问?至真要大论》亦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所谓“平气”,就是通过针刺调和人体的气机,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状态。所以,《灵枢?刺节真邪》云:“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终始》亦云:“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具有升、降、出、入的特点。气的有余与不足,可以从脉象上反映出来,故“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气的有余与不足,均可用针刺补泻的方法以调之,正如《灵枢·根结》所云:“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所以,针刺补泻的过程,就是调气的过程,就是以“气和”为目的,使之恢复阴阳平衡。

至于如何根据疾病的虚实症候运用针刺的补泻手法,在《灵枢·根结》中有较为明确的描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由于不同患者的体质不同,其患病后所表现出来的虚实症候也不同。对于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或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或形气病气俱有余的病症,均可引之随之以鼓正气,或导之迎之以泻其气,从而祛邪扶正以助真气恢复;而当机体虚弱表现为阴阳形气俱不足时,针刺不仅不能鼓舞正气祛邪外出,反而会耗伤正气加重病情。故此时不可用针,宜用具有补养作用的药物来补给能量。这就是《内经》所言补泻的实质含义。

标签:医药卫生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