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医药卫生

关于中药注射剂发展问题的思考

编辑:

2012-12-14

中药注射剂的物质基础研究是贯穿中药注射剂现代化基础研究的全过程,是中药注射剂发展与创新并实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主要应用形式,中药注射剂也多以复方为主。复方的复杂性决定了,中药注射剂要想摆脱“尴尬”的局面,必须进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有人认为[5],为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是由“有效组分+功能组分”共同组成。因此,对中药注射剂,应用现代分离方法提取制剂中有效组分,并用现代分析技术对各个有效组分定性、指标成分定量、有效组分活性筛选评价等研究。同时,从化学/药效学角度对中药注射剂进行研究,进而更重要的是利用现代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体内特性进行研究,有效地利用其体内特性研究为中药注射液的现代化服务。 2.2血清药化学研究

人们普遍认为,由于人体胃肠道中的寄生菌群的特舒性以及肝脏的消除效应,口服药物有必要进行血清药化学的研究,而中药注射剂中的化学成分直接进入血液,开展血清药化学的研究毫无意义。其实则不然,由于血液中的成分如激素的分泌量、酶的活性、血氧含量、血容量、血中蛋白质的含量等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活性,有的药物成分进入血液后马上被代谢掉,或者部分被代谢掉而不产生药理作用,因此,对中药注射剂进行血清药化学的研究,可以对阐明中药注射剂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2.3药理学研究

近年来,中药药理学的方法在中药注射剂研究中有了很大发展,除了保持整体动物中药药理研究外,我们还要将新技术、新方法引进到中药药理的研究中,如计算机自动控制,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和多媒体等。同时,在药理研究的实验方法上 要逐步建立标准规范的评价指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系统研究中药注射剂,探索中药全方位、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探索中药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等等方面的研究。

2.4 毒理学研究

中药的毒理学研究是关系到药物的安全评价问题,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安全评价,由于其给药方式的特殊性,更要加强中药毒理学的研究。面临现实的问题,中药的毒理学与西药的毒理学相比,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对有毒中药和中药中的有毒成分的含量都还知之甚少,对中药复方制剂的毒性研究和不良反应认识不够,其毒性机制尚无探讨[6]。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开展中药注射剂的毒理学研究,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来阐明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

3 结语

中药注射剂本身的先天不足,定位不清楚,技术要求缺失,注射剂的利润空间比其他口服药大(注射液过去是作为二类药甚至一类药推向市场的,利润较大),使用上存在很多问题(如随意扩大人群)等,这些都是造成中药注射剂存在问题的原因。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过程中,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人们关心的首要问题,只有安全,才能有效。

中药注射剂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的灭菌制剂。由于中药复方的用药特点,其降低副作用、增强疗效的作用以及在生理功能的调节、病毒性感染和养生保健、延缓衰老方面的优势是西药无法替代的,因此中药注射剂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中药注射剂更不能消失。这就需要我们对中药注射剂多环节严控和加强基础研究,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性,探明中药注射剂的作用机制,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规范,使中药注射剂同样能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以更好的服务患者。

参 考 文 献

标签:医药卫生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