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民间艺术的文化魅力

2013-09-03

★风筝的技艺

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近年来,风筝的制作有借助现代科技不断创新的趋势,各式新型风筝层出不穷,例如利用3D技术制作立体风筝等。

★风筝的用途

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到了宋代,出现了“神火乌鸦”,就是利用风筝装上火药,投放到敌营上空。当今,我国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鸢城潍坊走向世界

鸢城潍坊市多次派风筝团到世界各地表演、参赛,加强了同海外的交流。1987年4月,潍坊被推举为世界风筝都。

★ 瑰宝风筝被收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北京曹氏风筝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风筝与名人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颇有名的“风筝迷”。他所著《南鹞北鸢考工志》系统地介绍了风筝的扎、糊、绘、放等工艺的技法,并配有彩图和歌诀,堪称一部难得的风筝史料。

清代戏曲家李渔,不仅喜欢放风筝,而且还写了一部以风筝为题材的传奇剧《风筝误》。写的是詹氏两女,一美而才,一拙且陋,却同因风筝题诗各就姻缘。

明代大画家徐渭简直是个风筝迷。他写的《风鸢图诗》是当时放风筝热闹情景的真实写照。

现代著名作家梁实秋是个非常喜爱风筝的人。他说:“我对风筝有特殊的癖好,从孩提时直到三四十岁,遇有机会从没有放弃过这一有趣的游戏。”

★文学作品中的风筝

春风语燕泼堤翻,晚笛归牛稳背眠。

此际不偷慈母线,明朝辜负放鸢天。

(〔明〕徐渭《题风鸢图》)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清〕郑板桥《怀潍县》)

空中飞舞的风筝/请你别停下/飞往大海/飘向高空/一个孩子在望着你呢/率性的旅行/醉人的回旋/纯真的爱啊/循着你的轨迹/飞翔

空中飞舞的风筝/请你别停下/飞过大海/飘向高空/一个孩子在望着你呢/在暴风雨中/你高扬着翅膀/别忘了回来/回到我身边

(《风筝》,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插曲)

【美文欣赏】

风筝仙女

只在正月里,才有人在开阔的地里撒欢儿似的奔跑,人们在这里放风筝。

我的风筝在风筝里实属普通,价格也低廉,才两块五毛钱。这是一个面带村气的仙女,鼻梁不高,嘴有点鼓;一身的粉裙子黄飘带,胸前还有一行小字“河北邯郸沙口村高玉修的风筝,批发优惠”以及邮编多少多少什么的。虽说这位高玉修描画仙女的笔法粗陋幼稚,选用的颜料也极其单调,但我相中了它。使我相中这风筝的,恰是仙女胸前的这行小字。它那表面的商业味道终究没能遮住农民高玉修骨子里的那点儿拙朴。他这种一般直来直去的句式让我决定,我就要这个仙女。

傍晚之前该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太阳明亮而不刺眼,风也柔韧并且充满并不野蛮的力。我举着我的仙女,在日渐松软的土地上小跑着将她送上天空。近处有放风筝的邻人鼓励似的督促我:“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

丝线从手中的线拐子上扑地滑落着,我回过头去仰望升天的仙女。我要说这仙女实在是充满了灵气:她是多么快就够着了上边的风啊。高处的风比低处的风平稳,只要够着上边的风,她便能保持住身体的稳定。她那一脸的村气忽然被高远的蓝天幻化成了不可企及的神秘;她那简陋的衣裙忽然被风舞得格外绚丽、飘逸;她的态势忽然就呈现出一种怡然的韵致。放眼四望,天空正飞翔着黑的燕子褐的苍鹰,花的蝴蝶银的巨龙……为什么这些纸扎的玩意儿一旦逃离了人手,便会比真的还要逼真?就好比天上的风给了它们人间所不解的自在的灵魂,又仿佛只有在天上,它们才会找到独属自己的活生生的呼吸。是它们那活生生的呼吸,给地上的我们带来愉悦和吉祥的话题。在这时我想起一个爱放风筝的司机。他告诉我说,小时候在乡下的家里,他自己会糊风筝却买不起线,他用母亲拆被子拆下来的碎棉线代替风筝线。他把那些线一段段接起来,接头太多,也不结实。有一次他的风筝正在天上飞

在这时我想起一个爱放风筝的司机。他告诉我说,小时候在乡下的家里,他自己会糊风筝却买不起线,他用母亲拆被子拆下来的碎棉线代替风筝线。他把那些线一段段接起来,接头太多,也不结实。有一次他的风筝正在天上飞着,线断了,风筝随风飘去,他就在乡村大道上跑着追风筝。为了那个风筝,他一口气跑了七八里地。

当今的日子,还会有谁为追赶一只风筝跑出七八里地呢?我知道我开始走神儿,我的风筝线就在这时断掉了。风把仙女兜起又甩下,仙女摇摆着身子朝远处飘去。天色已暗,我开始追赶我的仙女,越过无数条垄沟和畦背,越过土路上交错的车辙,也越过“钻戒”们不以为然的神色。我坚持着我的追赶,只因为这纯粹是仙女和我之间的事,与别人无关。当暮色苍茫、人声渐稀时,我终于找到了歪躺着的仙女。

大而圆的月亮突然沉甸甸地悬在了天空,在一轮满月的照耀下,我思考究竟什么叫做放风筝。我不知道。

但是,有了风筝的断线,有了仙女的失踪,有了我追逐那仙女的奔跑,有了我的失而复得,我方才明白,欢乐本是靠我自己的双脚,靠我自己货真价实的奔跑到达心中的;连接地上人类和天上仙女之间那和平心境的,其实也不是市场上出售的风筝线。

(选自《长街短梦》)

【中考链接】

(2011福建厦门卷)探究性学习。

风筝(亦称“鸢”),浸染古典诗意,装扮现代天空。为筹办新一届厦门国际风筝节,主办单位拟组织“鹭岛竞飞鸢”宣传活动,同学们准备以志愿者身份积极参与……

(1)拟写“鸢节欢迎辞”

刘悦负责拟写“鸢节欢迎辞”。为凸显放风筝的魅力,他特地找来几则参考材料:

【材料一】古代诗文对放风筝的快乐情景多有描述,如宋代《武林旧事》记载“清明时节,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又如清代高鼎《村居》描绘“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百子图》都有放风筝的生动画面。现代画家李可染也有一幅名画《牛背放风筝》(见右图),寄寓平步青云之意,表达美好祝愿。

【材料三】扶摇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悬得多高呢/细细一线,却想与整座天空拔河/上去,再上去,都快看不见了/沿着河堤,我开始拉着天空奔跑(佚名《风筝》)

【材料四】放风筝时,手牵一根线,看风筝冉冉上升,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飞起了,俯瞰尘寰,怡然自得。(梁实秋《放风筝》)

根据上面材料和你的生活感悟,探究一下:放风筝时,除了放风筝,还放飞了什么?请将你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帮刘悦把“鸢节欢迎辞”拟写完整:

来吧,来吧,相约鹭岛鸢节,相约在金色的阳光下,相约在温暖的情谊里。

来吧,来吧,放飞五彩风筝,放飞 ,放飞 。

心相约,心相约,相约鹭岛鸢节,不论咫尺天涯。

(2)为“鹭岛鸢联”配画

擅长书法的林枫手书了一副鹭岛鸢联。班长提议,为这副对联配上图画,使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请你展开想象,用文字将对联所体现的画面生动地描绘出来。

凤凰花开映鹭岛,风筝竞飞绘蓝天。

[注:凤凰,此指凤凰木,系厦门市市树。树冠宽广,叶呈羽片状,花大色红。]

(3)宣传“鹭岛鸢节”特色

主办单位印了数百份风筝节活动安排表,要求志愿者分发时结合安排表的内容向游客简介鸢节特色。请细读下表,简要说明新一届风筝节将体现哪些特色。(至少说明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