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戏剧论文

简论完善我国电视剧产业的文化机制

编辑:sx_zhangjh

2014-05-28

简论完善我国电视剧产业的文化机制

摘要:“韩剧热”;文化机制;儒家文明

近年韩剧风靡中国,2005年湖南卫视斥资引进的《大长今》和中心电视台播出的《加油!金顺》,更是引发了韩剧狂潮。韩剧在中国迅猛的发展势头已引起中国媒体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从文化视角探索“韩剧热”的成因,并指出在全球化影视文化产业格式中,建立开放而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体系,是我国电视文化产业的有效出路。

“韩剧”在中国热播,不自本日始,但愈演愈烈,却不得不令人注目。1997年,《爱情是什么》在中心电视台播出,收视率高达4.2%。2004年,中心电视台《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看了又看》、《明成皇后》(第一部)和《人鱼小姐》等广受好评的韩剧,竟然取得了深夜23点以后高达10%的收视份额,这个收视率甚至超过很多黄金时段播出的中国电视剧。至2004年,中国内地引进的韩国电视剧竟然超过100部。而在中国香港、东南亚和日本,韩剧也深受欢迎。《大长今》登陆香港后随即创下了2005年香港电视剧收视纪录,超过40%的香港居民观看它;更离谱的是在香港,根据《大长今》剧情整理的菜谱卖到100多元一本仍然被市民疯抢,《大长今》在中国台湾播出也获得了有线电视收视率的冠军。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韩剧在中国以及东南亚市场受欢迎的程度。简论完善我国电视剧产业的文化机制,“韩剧热”的现象值得深思,我们应该探索一下韩剧发展起来的各种、经济和文化成因,以及它对全球影像产业格式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影像产业的影响。当然,学术界和媒体都已有不少学者和专家对于“韩剧热”的现象进行了深进思考,笔者以为“韩剧”的成功得益于完善的“文化机制”,这种文化机制包含四个层面摘要:

一、完善的制作制度。

从产业技术角度讲,韩国的影像产业技术已经相当完善发达,韩国电影人才济济,导演和演员均来自专业学校,非常具有职业专业精神。例如《大长今》中有关饮食和医术,编剧都是通过查阅大量的史料来确定的,固然其中不免有些穿帮镜头,如满汉全席在明朝出现,明朝使节身着黄袍等,但他们在史料搜集方面确实是下了很大工夫的,参考了很多有关饮食和医学的着作,如宫廷料理的配方和烹调方法就是根据韩国第三十八号无形文化遗产为基础的,其中的药膳和菜谱也符合中医药理。从制作水平和投进资金看,“韩剧”画面精美,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渗透着浓厚的唯美主义情调。“韩剧”的选择,每一段音乐都是为特定的剧情量身定做。《大长今》在后期的色彩校正上花费了整整半年的时间。韩剧的投资也不算低,如《大长今》的投资每集达到140万人民币。当然,从技术、资金到个人,都说明“韩剧”制作的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二、有效的文化政策。

前面说的是“韩剧热”的技术原因,“韩剧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政策扶持,国家政策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1997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韩国受到重创。金融危机使得韩国政府和精英人士意识到,光靠机械产业还不足以立国,因此韩国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国”方针,把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提出要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危机之后,韩国致力于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目标放在影像产业上,当年即成立了“文化产业基金会”,并且将原《电影法》中有关电影拍摄的审批审查制度改为“申报制”。实在早在1988年,韩国政府就制定了两项政策摘要:一是逐步放开电检制度,答应影像人士随意拍电影和电视剧;二是加大对进口电影的限制,外国影视片不能随便进进韩国市场。中国的《还珠格格》曾经在韩国热播,但随即韩国政府就做出了停播决定,韩国精英以为,他们国家只有4000万人口,假如文化市场完全放开,将很难和中国、日本这样的大国抗衡,所以要限制海外影像产业,保护民族文化产业。2000年,韩国还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在法律上规定鼓励和建设文化产业,这些政策促进和刺激了韩国影像产业的发展。

三、多样化的电视类型。

由于实施了比较宽松的影视环境,韩国的影视产业得到了奔腾发展,电视类型也丰富多彩,新加坡学者赵慕媛在《韩国的电影市场摘要:中国电影票房的艰难挺进》一文中就说,韩国影视业的文化类型相当丰富,这多样的类型给了观众无数的选择。而相比之下,中国影视业的类型很不成熟,显得十分单调。

四、浓郁的东方文化特色。

韩剧很夸大文化因素。很多人观众声明喜欢《大长今》,就是由于《大长今》提供了富有特色的韩国饮食和医药文化,《大长今》的播放还引起了人们到韩国旅游的***。另外,靠俊男靓女来吸引眼球,确实也是韩剧占领中国市场的一种文化策略,韩国影星不是美女就是俊男,这是迎合消费社会的心理,把身体作为一种独特的消费品往展示。当然,韩剧也不是光靠外形,不是只做花瓶,韩国演员很敬业,在演技上很认真,女演员则表现出了东方女性的蕴藉、内敛和敦厚的气质,这也是韩剧获得多方认同,尤其是获得中国老人认同的主要原因。

固然韩国已步进现代消费社会,但以儒家文明为基石的道德和文化规范仍然是其社会和家庭结构的主体,把文化传统融进现代社会,使得韩国社会既能迅速地现代化,同时也不失其独特性。因此韩剧给人的感觉,渗透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意识,却又很轻易被现代都市人所接受。当然,张扬文化传统也是“韩剧”建构现代消费社会的一种策略,在以电视媒介为主的消费社会中,“传统”、“”本身是被作为一种消费和美学对象展现给观众的。简论完善我国电视剧产业的文化机制,韩国人实在很“狡猾”,他们为了把韩国的影像产业推向海外,很注重文化策略,近年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中国市场越来越大,所以为了进进中国市场,获得利润,韩国采取了“文化接近性”的策略,通过展示中国文化因素来吸引中国文化圈的观众,《大长今》很多地方都突出了对汉文化的景仰,这之中有历史原因,但也是一种文化策略。总而言之,公道的文化政策和文化策略、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敬业精神,是“韩剧”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现在文化产业的利润甚至超过了汽车产业。

“韩剧”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世界,尤其是亚洲影像产业的传统格式,传统的亚洲影像中心如香港、印度和日本都在衰退。在韩国,好莱坞***的市场占有率也下跌到三分之一,本土电影则上升至二分之一;在中国,韩国的电视剧、电影,大有超越日本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地位之势,“哈韩”逐渐取代“哈日”,正是韩剧的冲击,引发了中国影像的危机和广泛的思考。面对汹涌“韩流”,中国影像人士忧心忡忡,张国立甚至对韩剧及其观众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把“韩剧迷”冠之以“汉***”的称谓。

“韩剧热”确实值得思考,无论怎么论争,喜欢韩剧也好,批评韩剧也好,中国尽大部分观众都喜欢看“韩剧”。新浪网曾做过一个调查,有87%的中国人爱看韩国电视剧,只有不到13%的人喜欢中国的电视剧。这说明,中国的影像产业确实存在新题目。有人把中国影像产业的新题目主要回为经济因素,以为中国拍不出这么好的电影和电视剧是由于钱不够,所以比不上好莱坞和韩国电视剧。有导演声称假如给足了钱肯定会拍出好电影。经济在影像产业中虽有重要功能,但不是决定因素。中国事不可能跟好莱坞拼金钱,韩国、日本也拼不过美国。韩剧实在基本上都是室内剧,很少有特技镜头和大场面制作,没有花太多钱,《大长今》的本钱每集140万人民币,在韩国已经够多了,但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总投进是3亿人民币,比70多集的《大长今》奢侈的多,张艺谋《英雄》的投资也不低。前面说了,韩剧的发达既有资金原因,也有制作技术、影像制度、专业精神和文化策略的缘故。这就是说,韩剧的发达是其影像产业整体结构都公道、完善的结果。而在这点上,中国远远比不上,比如从影像制作上来说,韩国电视剧的拍摄方式是边播边拍,编剧也是边拍边写,编剧可以通过看网络上的视听留言,还有一些媒体的报道来适应观众的需求。有的电视剧甚至在网上采取观众投票的方式,调查观众希看主人公结局怎样,然后做出选择,有很强的观众意识。但中国相反,导演“决定一切”,导演看中了剧本就拍,根本不考虑观众反映。所以大量中国电视剧是脱离现实和观众需求的作品。从演员的演技看,韩国演员整体上要比中国演员演技好,像《看了又看》,100多集的剧集中没有一处接吻镜头,这就需要演员的演技要好,真正地投进到剧情中。只有真正投进到剧情里面,才不至于靠“脱”、接吻等镜头来吸引观众。韩剧的表演艺术风格很少歇斯底里的爆发,表演非常注重“度”,不过分的“做”。  除了技术、剧情和演技外,前面我们讲了,“韩剧”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文化机制”的完善。相比之下中国电视剧的制作缺乏完善的文化机制,和韩剧相比较,我国电视剧体现了相应的四个方面不足摘要:

首先,制作产业的不完善。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电视剧制作都是由政府电视台承担,没有一套完善的制作和流程。20世纪90年代之后,市场机制开始建立,民营影视公司也多起来,电视剧制作才走上了贸易化的道路,但是很多民营公司资金不足,基础还很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制作体系,缺乏强大的人才参和制作,这大大影响了电视剧的水平。

其次,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国影视审查制度相当严格,中国2004年拍摄400多部电影,能公映的影片据说还不到一半,很多好作品通不过审查,还没经过市场检验就先被审查机构给审查掉了,这大大限制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导演拍电影、电视时,首先想的是这个题材能不能拍,是否触犯了政治禁区?哪有精力再考虑创新和发展。为了不违反“禁忌”,要么拍一些无关紧的影视作品,要么以戏说方式调侃历史和现实,久而久之,导致了中国电视剧的“恶俗化”趋向。固然有不少中国导演热衷于历史题材,但很多中国历史剧既不了解过往,也不了解现在,纯粹是胡编乱诌。

标签:戏剧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