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电视艺术论文

美日恐怖电影艺术效果的对比分析

编辑:

2014-05-07

九十年代,“意念”成为重要的恐怖元素,《糖人》、《危情十日》、《人咬狗》、《午夜凶铃》皆属此类,而以《女巫布莱尔》为代表的一批影片则成功回归恐怖本源。

新世纪,《德州电锯杀人狂前传》、迈克尔·迈尔斯《月光光心慌慌:大屠杀》等老鬼纷纷回归,还有一系列来自伊拉克战争的虐杀狂潮恐怖电影,如《电锯惊魂》系列、《人皮客栈》系列。

二、美日恐怖片的艺术效果对比

(一)恐怖形象的设计

美国大部分的恐怖电影在恐怖主体元素的设计上,通常设计的是看得见的实体。

《我知道你那年夏天做了什么》中,不断制造恐怖杀戮的是一个穿雨衣拿铁钩的渔夫。《狂蟒之灾》中,让人害怕却又不得不与之拼死搏斗的是一条吃人的大蟒蛇。这些主体都是真实可见的。影片恐怖主体的造型视觉上,经常给人一种令人作呕的设计,造成强烈的视觉排斥感。

另外,西方电影通常具有唐·吉诃德般的思维方式,那些勇敢对抗的人们很有英雄主义色彩。

日本恐怖片的恐怖形象往往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没有实体的怨灵,恐怖的形象多是隐晦的,在一个时间的流程中,慢慢展现出这个怨灵或怨灵附身的形象。比如《午夜凶铃》中恐怖的电话铃声和从电视机里缓慢爬出来的女鬼贞子。《咒怨》中眼神空洞一脸惨白的小男孩望向人的眼神,都充满了隐晦怨气的色彩。

(二)镜头的设计

用充满血腥的屠杀镜头使观众害怕,通常是西方电影的惯常,而日本的恐怖电影总是让人迷失在自己设定的情境中,由联想而深层次地让你直面黑暗的空间。

美国恐怖电影通常采取比较血腥的手法来展示杀戮伤残的过程及被害者痛苦的模样。创作者通过极其残忍的手段、淋漓的鲜血、痛苦的叫声等这些电影元素,使电影产生一种“恶心型”恐怖的效果。在《我知道你那年夏天做了什么》中,我们看到了最后藏在船仓里的一个个被害人的头颅,在渔夫疯狂杀人的时候,我们听到了鱼钩扎向身体时发出的肢体被摧残的声音,然后是血流如柱的场景,这些凶杀的场景就发生在观众面前,给观者最强烈的视觉冲击。美国电影的恐怖元素通常在空间意识上展开,比较重视对周围恐怖环境的设计。

日本的恐怖电影散发出的是弥散在生活周围的恐怖气氛,强调历史上的延续,即所谓的“时间轴”。上一代人的恩怨以怨气的方式降临到以后每个接触到的人,《咒怨》中惨死的女子将自己的诅咒降临在随后居住在屋子里的每一个人,在影片的一开始就通过剪辑营造出恐怖气氛。

在镜头元素的设计中,日本电影通常将人们置于被窥视的境地,镜头常设计成俯拍的角度。而美国因为常在恐怖电影中塑造出人类英雄的角色,所以反而会常常采用仰拍的角度,这些镜头元素的设计也反映了东西方对于恐怖主体不同的态度。

(三)色彩设计

在电影艺术的种种表现中,色彩是很关键的元素,它可以相对独立地产生视觉心理效果。在恐怖电影中,低纯度、晦暗、复杂的冷色调与暖昧、消沉的心理特征发生了关联,其中红色、白色、黑色和灰色在此类影片中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

说到丰富的色彩,对于视觉上的刺激,通常可以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来给人带来内心的不安。在恐怖电影中,黑白两色是最常出现的颇色,在这清一色的冷色调中,夺目的红色让人联想起血液、生命、死亡,有时候少量的低纯度色彩的对比也能使鲜艳的主色更为醒目。色彩能让我们进一步的联想,美国的恐怖电影通常会出现很多的黑色和白色。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么》无论是杀手的服装颜色,还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