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英语论文 > 小学英语教育论文

2014小学英语分层教育现状概述

编辑:sx_zhangjh

2014-10-24

2014小学英语分层教育现状概述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为你准备了小学英语分层教育现状概述,相信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们,特整理了本文供大家参考阅读。

0.1 研究背景

由于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课堂教学中的“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至今是学校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研究课题。有些小学生家长比较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让孩子参加多种形式的英语培训班,英语学习水平有所提高,课本上内容已经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在英语课堂中,这部分学生无法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课堂学习兴趣不高。与此相应的是另一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已经逐步跟不上整体学习的进度,开始有厌学情绪。这样同一班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而且是越到高年级这种差异越明显。但是,受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影响,每个班级的人数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

0.2 研究意义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分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很好地发挥“因材施教”理念所带来的学生独立自主、自由高效的发展成效。分层教学既可以使中等以上的学生“吃得饱”,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又可以使落后的学生“有得吃”,在消除其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的同时,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英语新课标的要求。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然而,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表现的兴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他们对英语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而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在各自的基础上发挥特长。这一切都将全面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明白了不同学生的需求,明确了分层教学目标之后,我们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材的采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等便会更加优化,更具有针对性。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及水平,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提高英语课堂质效。

……………

第 1 章 文献综述

1.1 分层教学概念

对于分层教学的概念,学术界存在着多种角度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一种“强调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着眼使各层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王任欣, 1988:23);也有学者在著作中强调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特征及其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类,以便及时引导各类学生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受到思想教育、得到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孙喜亭, 1989:3);同时,也有学者将分层教学当做是“教师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地设计和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有发展的教学组织模式”(顾明远, 1990:144)。梁红京(2006:40)认为,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有的学校还根据学生的这种学习差异构建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学生按照自愿和指导相结合的原则进入适合自身条件的班级学习”。 总的来说,分层教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从三方面进行了“因材施教”:一是针对学生学业程度的高低不同给以不同的指导,“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叶琳,刘文霞, 2010:5)。在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学论著《学记》里,也曾记载着这么一段话:“比年人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既说明了教学上应循序渐进,又从侧面提出了教学内容的分层问题。分层教学,在英文中叫做“ability grouping”,“tracking”, “streaming”, “setting”, “group teaching”,“ Stratified Teaching”等。在我国,其叫法也是多种多样,如“能力分班(组)”、“层次教学”、“分团教学”、“分组教学”、“分层次教学”、“分科分层次教学”、“分层递进教学”、“分类推进教学”、“分层推进教学”、“弹性教学”、“多层次教学”、“同级复式教学”等等。对究竞什么是分层教学,有学者认为“是根据受教育者在一定阶段内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发展潜能、兴趣爱好、抱负指向等方面的客观差异性,在尊重主体意志的前提下,学校依据资源配置条件而实施的教学形式”(许广洲, 1999:115)。从根本上来说分层教学就是要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教学(丛立新, 2007:67)。

……………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