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篇翻译的节奏论文

编辑:sx_yangk

2015-09-24

翻译就是“从语义到文体,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在接受语言中再现源语信息”。Nida对翻译的这个定义可以说是迄今最准确的表达。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浅谈语篇翻译的节奏

连贯是语篇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过去很多学者和语言学家都对此进行了探索。Bell 认为连贯在于语篇内各种概念和关系的重构和排列组合。Brown & Yule 则认为连贯是读者的百科知识与对文本的理解相互作用的结果。Sperber & Wilson 则把连贯看作是关联的结果。这些观点的一个共同之处是对连贯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上升为阅读的接受效果。

对连贯的定义因为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所以显得纷繁芜杂,莫衷一是。Matthews从语篇与句子的比较方面理解,对连贯的定义是:连贯被当作一个准术语使用,指话语或语篇的内容连接在一起,或被理解为连接在一起,以用来区别于杂乱地放在一起的句子。Richard等人从连贯的体现理解认为连贯是“连接语篇中话语的意义或语段中句子的意义的关系。”那么,连贯节奏到底是外在于语篇还是内在于语篇的呢?从认知的角度看,节奏就是语篇接收者在语篇理解过程中对存贮于大脑记忆中的信息的推理。

翻译的第一阶段应为对原文的理解识别阶段。在此阶段当中,译者需要不断地通过自己的世界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知识等去分析原文,去揣摩、推理译语接受者在不同认知框架下对原文连贯性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把握语篇各组成部分的意义关联或功能上的连接关系;分析思维方式的不同和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从而建构起对原文的连贯性理解。在这个识别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对原文的理解的不精确与偏差,从而导致节奏的不协调。

翻译的第二阶段为语篇的表达阶段。在此阶段,译语语篇是对原语语篇的再现,是在对原语语篇理解基础上的重构。这个阶段的问题在于,有的时候即便是译者已经建立了对原文节奏很好的理解的基础上,仍然会造成原文与译文的连贯脱节。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文化差异的处理上面。语篇节奏的基础在于语篇接受者的原有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译者应该利用推理机制,对他可能的译文读者的先有知识和认知能力做出适当的判断和假设,努力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阅读感受相契合。文化缺省不同于表层连接关系中的省略或是隐性连贯下的“语境缺省”,对于文化缺省的补偿并不是说为了追求译文的连贯流畅,用译入语文化去替换原语文化中造成缺省的那部分知识,或者说删除含有影响其节奏的部分。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浅谈语篇翻译的节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简议习语翻译的策略 

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