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新闻学论文

网络围观中如何把关控制策略

编辑:sx_wangha

2013-11-26

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网络围观中如何把关控制策略”,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网络围观,是信息时代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是传统社会生活和现代网络生活相结合的产物,是伴随着网络热点事件的不断涌现而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的。因此网络围观的概念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在学术界中尚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人们大都是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其进行评价,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其一就是肯定网络围观价值论,他们认为网络围观“是一种蓄势已久的公共参与,“是一种民意的聚集”、“也是一种网络监督”等。其二是否定网络围观价值论,坚持认为“网络围观就是不明真相群众的一种猎奇和世俗化的行为”,甚至“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暴力”等。尽管这两种观点都从不同方面揭示了网络围观的一些特征和影响,但是因为仅仅侧重于问题的某些方面,因而无法给出一个更具涵盖性的定义。

笔者认为,“网络围观”是网民运用网络手段体现在网络内容(如论坛帖子,新闻消息等)的停留、注视、残余状态,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冷漠旁观,而是一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回应,在近几年也是推动社会监督的新兴元素。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不起眼的关注,却是改变社会秩序的强大的助推力。2009年发生的“贾君鹏”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样一个无内容的标题贴,由于不断的“围观”,短短一天便有710万的点击量和30多万的回帖,造就了网民的集体“狂欢”。同时,与其意思相似的流行语开始大行其道。新中国60周年大庆,有网友就打出了“台湾,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口号,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一、“围观”中“把关”的弱化现象

“把关人”(gatekeeper)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gatekeeping)模式,即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种“合理”取舍选择的过程。

但是由于Web2.0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进步引发了传播领域的变革,其改变的本质是传播主体的泛众化,成为形成“围观”的必要条件。由于传统媒介组织在信息首端的把关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编辑在对新闻稿件进行直接参与把关,而把关的主体变成了网民,网民个体可以不经由媒介组织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把关,而是直接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对此李希光提出: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新闻文化是一个丰富的新闻信息源,是一个没有守门员的自由信息时代。

由于“把关人”在网络传播中作用的弱化,所以也有人认为, “网络围观就是不明真相群众的一种猎奇和世俗化的行为”,甚至“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暴力”,这样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网络传播活动中,网民成为具有自主权的信息传播者、加工者、发布者。分散的网民可以不经由媒介组织直接在网上匿名发布信息。在网络传播中,除了专门的编辑、记者、论坛主等职业把关人外,受众是更为活跃的因素。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平民性,网民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比如论坛、微博,网民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程序之后,即可就某种问题或者发出自己的观点,以便同其他人讨论,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个可以围观的触发点。2011年5月,在网络上出现“五道杠少年”的照片,一经发布,随着网民的相互传播,吸引大批网民围观,“五道杠少年”在网络上走红。大家开始围绕着“五道杠少年事件”展开了讨论,出现“人肉五道杠”现象,同时也有人在围观后冷静地指出,本应花样年华的年纪,怎会如此官腔的问询,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表示担忧,对于走红的“五道杠少年”成长来说,这种过度的围观、评价并不是一件好事。可见,通过信息的发布,从而引发网民自发的对于某个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形成了议题的设置。网民们不但有选择议题的自由性,同时还能够在网络虚拟的空间自己构建议题。

标签:新闻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