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政治学 >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对于美学视域的思政教育探索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编辑:sx_songyn

2014-07-08

同学们,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了对于美学视域的思政教育探索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美学渗透的功用性和可行性

(一)从目的功用的角度看,探索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美学渗透,有利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贯彻,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追根溯源,美学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看好了美的这种动力性,即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力”。[3]通过思想政治教学对美学的借鉴,把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的规律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当中,可以使学生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的熏陶,开阔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美丑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这便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更加人性化地关注到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淡化了职业教育的功利色彩,促使高职学生除了在专业技能外,还能在心理美、思想美及人格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探索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美学渗透,有益于挖掘思想政治课本身蕴涵着的丰富的美学因素,开辟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新视角

思想政治课程主要是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阐述有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最基本观点,以及对当代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法制、人生修养等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德育,从学科知识上说是智育,但根据美学的基本原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目的、任务恰恰充分地体现美学中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如“祟高美”、“理想美”、“情操美”、“行为美”、“智慧美”等等。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亦属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范畴,是一个教育人、塑造人的特殊过程,在这个特殊的实践过程中,要用科学的方法作指导。而借鉴美学理论和美学规律的一些方式、方法和手段,探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授与受的规律,可以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一些新的理念和途径,也有益于挖掘思想政治课本身蕴涵着的丰富的美学因素。美学理论认为:审美活动主要通过可感的生动的具体形象诉诸受教育者的感官,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心灵的启迪、精神的陶冶,从而提高其人生境界,最终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高职思想政治教学要想达到教人求真向善的目的,可以尝试将美融入其中,使我们的高职学生淡化“唯技能崇拜”的功利倾向,摆脱原有的对人文类课程忽视和抵触的不良情绪,在“寓教于美”的思想政治课堂中乐学受教。当学生的审美理念、审美情趣与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相契合并形成科学的理想信念时,审美情感也就自然地外化为一种行为动力,促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并积极付诸于社会实践。因此,“用美学思想的路径价值和特色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美,进而塑造完美的人,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命题”,[3]也为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开辟了新视角。

二、探索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美学渗透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实效性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课集真、善、美于一身,其真的内涵和善的因素,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美来表达和体现。美学理论表明,实现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默契和谐是美的本质之所在。借鉴这样的规律,将审美活动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课堂,我们暂且把学生当成审美主体,那美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对象性活动的存在便成了该教学活动的第一层次审美客体;而美的教学形态和美的教学形式作为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媒介和载体便成了第二层次的审美客体。美学规律亦表明,审美客体要符合的审美主体的审美要求必须具备形象性和感染性。因此,以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探索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美学渗透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思考和尝试:

(一)悉心筛选美的教学材料,突出审美客体的形象性,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美

美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第一层次审美客体,不仅要给学生以正确的审美导向,而且应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和利用美的教学材料,突出其形象性,引导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操的熏陶。在现实世界中,“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举不胜举,俯拾皆是,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学的良好素材”。[4]但德育素材的选择还应符合作为审美主体的高职生的特点,当前高职生在文化修养、精神境界、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素质都有待提高,因而,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必须注重其形象性和实践性,既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要有意识地渗透自然科学和其他人文科学的教育内容,既要注重典型案例的介绍又要关注学生的身边实际,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素质提高辨证统一起来,让学生感到可听、可信、可用;同时,要充分借助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诗歌、影视、绘画、音乐、小品、广告等艺术形式,拓宽思想政治教学的材料来源,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学习情境,使严谨的教材通俗化、枯燥的知识鲜活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给人以智慧和美的享受。

(二)注重教育者的形、音、情等美学特征,展现审美客体的感染性,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形态美

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形态是沟通审美主体(学生)和审美客体(教学内容)的重要媒介,表现着教育者的心态、气质和修养,对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其中包括物态审美客体的仪表教态、语音语言以及物态化审美客体的精神情感等影响教学效果的直观因素。因此,注重教育者的形、音、情等美学特征,展现审美客体的感染性,显得尤为重要。[5]1.形美以感目形美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外在仪表的静态感和面部表情、行为举止等教态的动态美。首先,高职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上的衣着打扮要体现自己的职业特点并展示自己的性格气质,除了基本的整洁大方之外最好还能体现时代感,做到既庄重大方又时尚朝气;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也是教师传递信息最常用的教学艺术,高职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过程中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摆脱思想政治教师固有的死板严肃的形象,在学生面前建立良好的形象感,让学生有亲近感,从而“亲其师,信其道”。2.音美以感耳音美指美的教学语言。当前,思想政治教学所使用的语言往往流于形式化过于严谨,给人以单调乏味的感觉,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内化了。因此,美的教学语言首先应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科学性、逻辑性和规范性,让学生听之有理;其次,教学语言的激情美、韵味美、情趣美也很重要,教师在教学时语调抑扬顿挫悦耳动人、语速轻重缓急恰如其分,更或是时而风趣幽默、时而含蓄温情,再加上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这些都能营造出一个生动形象、情趣盎然的语言环境,令学生心旷神怡,乐听乐学。3.情美以感心情美指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绪和情感的传递,做到以情动人。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要让原本文化素养不高的高职生理解、消化并接受这些“理”,必须先以情为导,融洽师生关系。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师首先应用自己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感染学生,营造美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精神状态;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到寓理于情,以情显理,动之以情,然后及理,激起学生追求真理的渴望,激起他们向善、向上的共鸣。在这种情理交融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便不再枯燥无味,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将得到应有的彰显,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增强教育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加强审美客体的感染性,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形式美

美的教学形式是沟通审美主体(学生)和审美客体(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载体。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原则都体现在一定的教学形式中,实现美的教学形式就要改变高校传统的授课模式,加强审美客体的感染性,克服高职生学习动力不足、“重实践轻理论”的通病,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美的教学形式应该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1、美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高职思想政治教师要把支配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转变思想政治课程刻板的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体现民主氛围,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说教式为情感式、变单向式为多向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让学生获得自由思考的空间与能力,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美好和谐的受与授的关系。2、美的教学方法高职思想政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对话教学法、专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情境教学法的有机结合、探索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合理介入,适时适度地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演讲、辩论、小品、知识竞赛、游戏等),穿插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美的体验和参与中实现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思想境界的提升。3、美的教学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职思想政治教师要高品质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要科学有效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手段。思想政治教学中需例举到生活中、社会中各种的实例和情境,多媒体图文并茂、音像兼备、动静相辅,可模拟再现出现实社会中各种真实的事例,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把书本严谨的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直观形象。在这种感性美和动态美交互的学习环境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师生在美好的视觉听觉互动中进行思想交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高职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高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通过不断地实践,创造性地挖掘思想政治课蕴涵的美学因素,探索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美学渗透,寓教于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这篇是精品学习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