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政治学 > 社工论文

浅析后现代与中国社会工作

编辑:sx_chengl

2016-07-08

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可以得出两种基本观点:一种是后现代的积极影响;另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缺和消极影响。这是一篇后现代与中国社会工作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史

“后现代主义”指的是文化和知识现象,以及象征性物品的生产、消费和分配。后现代主义的开山鼻祖是尼采(Nietzsche),因为他的“重估一切价值”,就是要建立一种“差异哲学”,结束普遍性和共同性的长久统治。但是,一般来说,后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生活日益富足,人们的生活却失去了社会目标而变得虚无,传统的风俗、权威中心已悄然少见,世界随波逐流,漫无目标。到了60年代中期,建筑界展开了反叛现代理性设计的观念,反对现代主义纯功利对人所造成的冷漠,主张自主设计,赋予建筑以人文精神,使人与建筑达成一种自然并富有人性的和谐。这一时期的后现代主义,标志着一种与现代精英意识彻底决裂的内蕴,但这时候的后现代主义仍然仅仅是一种关于建筑和设计美学的观念,不是文学批评理论,也没有上升为一种广泛的哲学和社会思潮。在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这一任务很快被完成。1968年,随着代表后现代主义精神底蕴的解构主义的诞生和西方普遍的反中心权威的文化热潮的勃发,反现代的后现代主义和反文化的后现代主义相互指认,最终成长为国际性的社会和文化思潮(徐珂,2001)。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迅速扩展到社会工作领域,引发了许多学者对社会工作理论价值和方法等多方面的批判和解构。从而后现代主义开始与社会工作出现了历史的思想碰撞。

二、中国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况和发展现状

对于中国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况和发展现状,王思斌(2004),李艳娜、王玉香(2003),范燕宁(2004)等都陈述到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概况,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们对社会工作认识上存在偏差

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往往并不是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去理解。有人把社会工作理解为凡是社会存在的工作统称为社会工作;有人把社会工作理解为是本职工作之外所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与管理性的工作,如教师兼任班主任、职工兼任党支书等;有人把社会工作与民政部门从事的工作等同;有人认为社会工作是一些群众组织的工作。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识、理解和认可。

(二)现有的社会工作队伍专业素质低

除北京、上海、广州等社会工作发展较好的城市中的社会工作专业素质较高外,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目前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大多数集中在民政、劳动、人事、卫生、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群众团体之中,这些人本来数量不多,尽管学历层次并不低,但是受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的人很少,他们多数是一半时间做行政工作,一半时间做社会工作。而基层的社会工作者的素质普遍较低,不公仅学历层次,更是很少受到专业的社会工作教育。

(三)社会工作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恢复重建于1987年,当时民政部和北京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定,决定在北京大学社会系建立社会工作和管理专业,培养高级社会工作人才。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统计,1994年,全国有不足十所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年招生数加在一起不足300人。1999年,我国有30多所高等院校和10多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或相关课程,年招生数也扩大到2000至3000人。截止2001年3月,全国获得教育部门批准或备案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本专科院校达80所左右。社会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明显存在着师资队伍素质、教材建设等现实问题。师资队伍出现了嫁接现象,真正科班出身的人很少,多数教师都是半路转行仅受到一定的专业训练,存在着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弱点。而教材建设也是薄弱环节。

(四)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滞后

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在西方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也可以说社会工作专业是西方文化的产物。由于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工作必然也有所不同。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有十多年的时间,但是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具体课程安排,也大多以沿袭西方经验为主,而有关社会工作方面的论著并不多,尽管社会工作理论工作者都认识到社会工作必须本土化,但是有关本土化的理论研究还是薄弱环节。

三、后现代思潮下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发展日益深受后现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可以得出两种基本观点:一种是后现代的积极影响;另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缺和消极影响。

(一)后现代的积极影响

从积极影响来论述的学者较有代表性的有张和清、乐国林、童敏。张和清(2003)主要从对本土化的强调来论述后现代主义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的。他认为,后现代有一些主线。一是对事物呈出的认识,后现代反对有所谓的客观事实。一般所谓的现实,其实只是透过论述与演绎后再呈现出的结果。于是,后现代主义所关注的不是现实本身及其内容,反而是现实如何被生产、如何被呈现和再呈现。二是对事物根源的看法。后现代理论认为,事物既没有所谓客观的事实存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追索事物的根源也是徒然的。三是对单一性的批判。所有的人和事物都相对事物存在的,而所有相对性都是情境化的,因此,也是复杂的。对于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解构也是寻着这条路向的。受上述观念的影响,非西方国家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接纳都是本土化的道路,一般“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一般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对本土化的醒觉过程可能会呈现下列阶段:一是西方化(了解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二是处境化(放在特定的文化处境下理解);三是理念化(反省过程中的理念化);四是本土的探索(本土特色的助人理论和方法)。

乐国林(2002)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后现代与社会工作,他认为,一是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上主张多元公正。二是重视社区工作。三是关注边缘性社会群体。四重视案主主体性自我,强调案主的参与。五是重视真实性的语言。童敏(2003)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论述后现代对社会工作的积极作用。他认为传统社会工作辅导模式是以实证主义逻辑为基础的,要求辅导者以专家的身份帮助受助者,与受助者建立专业合作关系。后现代主义我思潮根本打破了实证主义的二元思维的逻辑框架,为社会工作辅导模式提供了新的哲学基础。多向价值视角社会工作模式就是希望以日常生活对话为基础,把辅导过程视为辅导者与受助者不同价值的碰撞和交流,以及如何将不同价值视角纳入自己的视野内,并与之沟通交流的展开过程。这样,辅导者与受助者的整个生活都需要纳入辅导过程,辅导关系和技巧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二)后现代的理论缺陷和消极影响

后现代的理论缺陷论述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王瑞华、杨贵华、董云芳等人。王瑞华和杨贵华(2006)指出,后代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根本缺陷就在于无法看到服务对象就是主体和中心。后现代主义反对理性主义,因而,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也就无法认识到理性是人所特有的,社会工作者只能依赖有限理性去纠正偏差,恢复工作对象的社会生活能力,但是,社会工作者能够用不理性的方式去进行理性批判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助人服务工作吗?在反对权力缺陷的论述中,他用指出,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对权力和专业权力的漠视与批判必然导致虚无主义,不利于专业的建构和专业教育的发展。最后,王瑞华和杨贵华还指出,作为文化结构、组织模式和思想意识的现代社会工作高度重视结构性,但却抹杀了同一和整体内部的差异性,使社会工作的提供模式变成了僵死的、封闭的、毫无生机的“城堡”。

董云芳(2007)认为,我们必须用批判、反思的态度对待后现代,警醒后现代自身存在的种种限制,及其可能对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一是否认或偏离社会工作的核心目标;二是增加社会工作实践的不确定性;三是拉大理论与前线实务之间的距离;四是可能导致新的霸权。

四、小结

从上述文献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学者都只是论述了后现代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但从中国大陆文化脉络下论述后现代队社会工作影响的文献为之甚少。当然,这些论述中也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工作在后现代影响下的一些影子。如张和清强调本土化社会工作。结合已有的学术成果和本人所收集的资料,本课题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后现代与中国社会工作:

1.后现代启示下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2.注重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

3.注重边缘弱势群体社会工作。

4.后现代对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M],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王冬梅.福柯的权利话语与后殖民主义[J].铜仁学院学报,2008.

[3] J.F.Lyotard.ThePostmodernCondition:aReportonKnowledge,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86.

[4] [美]克立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M].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包国光、王子彦.后现代主义的实质与启示.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

[7] 董云芳.后现代对社会工作的质疑、启示与消极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8] 王瑞华,杨贵华.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缺陷与启示.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9]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7.

[10] 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 乐国林.后现代的社会理论与现代之下的社会工作[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4期.

[12] 童敏.后现代语境下的社会工作辅导模式探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3] 张和清.专业的确信和后现代视角下的社会工作[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4] 顾东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冲突及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15] 徐珂.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思想理论和成就述评[J].北京社会科学,2001第3期.

[16] 魏源.后与代短程心理治疗新模式:叙事疗法的特点及其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

[17] 刘梦.中国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述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18] 田薇.后现代主义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期.

[19] 欧阳谦.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J].教学与研究,1996后第1期.

[20] 范燕宁.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1] 范燕宁.在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反思中把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本质[J].理论探索,《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年第10期下半月.

[22] [加]大卫•莱昂著,郭为桂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23] Adrienne S.Chambon & Allan lrving:Reading Foucault for Social Work,王增勇,范燕燕,官晨怡,廖瑞华,简亿铃译.福柯与社会工作[M],2005.

[24] 阮新邦.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哈贝马斯视野下的社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5] 李艳娜,王香玉.透视:社会工作的现状与未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3月第2期.

后现代与中国社会工作的精彩内容就先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还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试析社工人才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浅谈养老保障的新载体社区服务  

标签:社工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