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政治学 > 社工论文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论文

编辑:

2013-12-12

八、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社会损害理论着重讨论的是,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例如,因患老年病而健康受损的老人,询问子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能力再作处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定。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老人产生一种消极暗示,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至少告诉我们,有些所谓的老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定的结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需要协助老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

社会重建理论就是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决定,增强老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社会支持网络

一)发展

社会支持源自鲍尔拜的依附理论,20世纪60年代社会支持网络开始用于精神病学的临床治疗。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支持计划推进了社会支持网络的应用。

(二)基本假设

人,无法自绝于社会而存在!

人类生存需要与他人共同合作,以及仰赖他人协助。

人类生命发展历程都会遭遇一些可预期和不可预期的生活事件。

遭遇生活事件时,需要资源以因应问题。资源分为内在与外在两种。

社会支持网络为外在资源之一种,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

(三)定义

A.一组由个人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透过这些关系网个人得以维持其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讯息、新的社会接触等。

B.由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支持构建起来的支持体系就是社会支持网络

(四)分类

社会支持网络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如按内涵分,可以分为工具性支持和表达性支持;按主/客观来分,可以分为实际支持和主观感受。另外一种分法是我个人觉得比较容易理解的,分为有形的支持和无形的支持,其中有形的支持保括物质或金钱的支持和援助,而无形的支持多半属于心理、精神上的,如鼓励、安慰、嘘寒问暖、爱及情绪上的支持等。

(五)功能

A.社会支持的增加,会使人们的心理及心理健康显着提高;

B.支持适时介入到有压力的环境中,可以预防或者减少危机的发生;

C.适当的支持可以介入压力的处理,解决问题,减少压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六)社会支持程度之影响因素

A. 发展因素: 个人过去经验对其社会生活之影响。

B. 个人因素:   如坚毅的性格、自尊、学识等。

C. 环境因素:物理与社会环境影响

(七)应用

社会工作需要对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在个人和社区不同的层面进行评估,从而拟定工作计划。正是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工作的任务是一方面帮助服务对象运动网络中的资源解决基本问题;另一方面是帮助服务对象弥补和拓展其社会支持网络,使他们提升掌握建立和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标签:社工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