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文学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当代中国的个人主义现状反思探究

编辑:

2014-05-08

个人主义首先强调的是个体自主性。主张依靠自己、自足自立,反对怨天尤人、依从他人,主张个人具有足以成就事业的理性能力。成就事业的理性能力和爱默生的个人的无限潜力很相似,但从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说,理性能力更具有实践性。

其次,个人主义也强调宽容。个人主义呼吁一种能够与持有不同道德价值的人进行合作以建立一种双方都能遵循各自信念的政治秩序的原则。作为文明之基本基础的“自生自发的秩序”之所以可能,就是每个具有不同爱好、兴趣甚至不同观点的人借助一种秩序能够和睦相处。所以,现代社会所要追求的世界新秩序,必然需要这种宽容,中国的和谐社会更需要这种宽容精神。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能离开具有宽容精神的个人主义。  三 对当代中国个人主义现状的反思

真正的个人主义的个人一定会对现代社会发挥重要作用。个体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是不会消亡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把自己与别人区分开,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存在。

当然,个人主义的极端性发展,使得个人主义在现代社会产生了负面作用。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能回避个人主义在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存在的弊端:过度的个人主义与个性的过度张扬,对合理的道德观念产生了破坏作用,造成人们信仰缺乏、不顾廉耻、追求享乐。

当启蒙学者刚刚开始倡导人的自由权利这一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时,个人权利的滥用已经让人们看到不讲理想、不顾道德、不讲人格和廉耻的行为泛滥成灾;当社会尚在宣传夫妻平等、婚姻自由之时,离婚率的攀升、对传统家庭观念的不尊重,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忧虑;当社会尚没有着力宣传性平等、性开放观念,但人们在这些方面的实践早已令人目瞪口呆;当成名成家的个人创新精神的提倡远没有成为风气之时,为创新而创新,为出新出奇而不顾一切,为出名成家而不顾道德法律约束的不正之风却先刮了起来;我们并没有倡导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但我们社会浪费资源、奢侈消费、极端追求享乐的风气,却已经在一些人群中流行。在现代中国社会可能会把这一切归咎于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大肆批判个人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从西方个人主义的源起和本质规定来看,显然不能这样归结。因为拥有追求经济价值的自由,并不必然导致人们眼中只有金钱,没有父母、国家,没有道德和政治追求,也不必然带来卖身求学、卖子救命、出卖良心赚钱这样的行为与这样的创新;享有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并不意味着人们必然选择不道德的婚姻、不孝顺的作风、靡烂奢侈的生活方式;享有生产和交易的自主权,并不意味着人们拥有生产假货、出售有毒商品、做伤天害理买卖的自由。因此,我们不简单的以“拔一毛而不利天下者,我不为也”这样的简单方式来反驳个人主义。

另一方面,我们在研究西方理论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把握当时当地的情况与理论之间的融合程度,同时要研究本国的情况,要生成新的理论。对于个人主义也是这样,个人主义不是简单的为己之学。理论建设的任务是很繁重的,并不是简单的把西方的东西搬过来了事,要于国于家有望。要想个人主义在现代中国发挥积极的作用,或许需要某种制度的约束和文化的支持。

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固然重要,而与之相应的制度规则更为重要。人民公社体制与农村大食堂的普遍建立,以及由此造成的灾难,不是人们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过度追求的结果,也不是大同理想信念过度追求的结果,而是人们将这种追求与信念同特定的生产关系模式、特定的生活方式划等号,不许稍有变动、稍有怀疑,更不允许与这种价值追求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信仰(如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权利价值观、自由主义价值观)存在和倡导的结果。正是这一左的僵化的社会管理体制与行为准则,使得特定的政策选择绝对化,使得某一倾向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理解绝对化。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