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文学论文 > 其它文学论文

浅论克里斯特瓦的文本理论

编辑:

2016-07-18

四、文本论的悖论

如前所述,文本论的提出,既是从多个维度对结构主义文论的颠覆,也是对“文学性”问题的置换和新的思考。因此,它也带来更多值得追问的问题。比如针对“互文本性”这一概念,有学者曾经提出以下问题:“1、互文本性是一个历史性的术语,还是在本质上反历史的?2、互文本性是使文本向历史敞开,还是向更多的文本性敞开呢?3、互文本性是一个可以操作的,还是本质上无法驾驭、关注意义的有限或者无限性的术语呢?4、互文本性提供给我们一种知识的形式,抑或摧毁了我们曾经认为的知识呢?5、互文本性的中心是在作者、读者还是文本自身呢?6、互文本性是有助于阐释,还是拒绝阐释呢?”[27]

不难看出,这些问题体现的正是文本理论的悖论。文本论的提出,使原本被结构主义者视为只是一个语言结构的文学作品变得生意盎然。语言是有生命力的,文本的生产性就是对这种生命力的解放。它通过对语言的破坏、重建来重新分配语言内部的关系。文本走出了单一、封闭、狭隘的分析模式,以语言为工具,穿越了文本之间的广阔空间,没有什么纯粹的文本,文本就是意义生产本身,这打破了意义单一性的局限,赋予文本以无限的意义。“文本就是生产性”不仅意味着对语言的解放,也意味着对文学的解放。

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提出这样的疑问:文本理论真的超越了结构主义的思维模式了吗?既然任何一部文本都有“互文本性”,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交汇空间,那么,它的独创性体现在哪里呢?在这一无限互相指涉的网络之中,文本如何确立自身的身份和意义?“互文本性”是文本的开放还是消散?

另一位法国文学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提出的广义文本性(architextuality)实际上道出了“文本论”的实质。热拉尔·热奈特认为,具体的文本,或者说文学作品,只是批评的对象,而诗学的研究对象则不是具体的文本,而是一种广义的文本性,它是“每个具体文本所隶属的全部一般类型或超验类型”[28]。如果更宽泛地理解的话,也可以说是跨文本性(transtextuality)或文本的超验性,它是所有的使一个文本与其它文本产生的明显或者潜在关系的基本要素。比照前文所说的结构主义诗学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发现,文本理论并未完全超越结构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语言学研究范式。结构主义诗学认为,“文学性”是文学作品的抽象结构形式,“结构”是其最终指向。文本理论则拒绝结构,力图使文本敞开而进入到文本的互相指涉之中,“互文本性”成为其最终指向。但是互文本性也是一种理论的抽象,并成为一种新的规则和秩序。如果说结构主义将自己锁在语言的牢笼中的话,那么,文本理论则将自己囚禁在互文本性之中。从这一意义上讲,二者都是“语言/言语”这一结构主义思维模式的产物。

与此同时,巴赫金曾经强调,话语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折射,每一个语言符号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显示存在,它还折射着另一个现实——意识形态的领域,所以巴赫金强调“符号的意义属于整个意识形态。”[29]但是,在克里斯特瓦这里,文本内部话语的意识形态性这一问题事实上被搁置了。所以,文本的无限敞开,是文本内部之间的互相敞开,还是向社会和历史敞开呢?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克里斯特瓦的答案并不尽如人意。

事实上,文本理论对社会、历史因素采取了一种拒绝的态度。而这与结构主义文论也是一致的。如果说在巴赫金那里,小说之中是多种声音的对话,在话语内部反映了意识形态的话,那么在文本理论中,无论是克里斯特瓦还是后来的罗兰·巴特和德里达都没有深入这一点。对他们而言,文本只是语言互相指涉的游戏,是与所指没有任何关系的能指的游戏。所谓的“互文本性”也是文本与文本之间、文本内部各种声音的对话。可以看出,结构主义看重的是“语言/言语”的模式,而文本理论则更看重“能指/所指”的模式。换一种说法,我们可以说,无论是社会文化历史结构还是各种语言的所指,都是被纳入到文本之中的符号意义上的存在,它们延异在文本的无限互相指涉之中,成为失去了所指的能指的游戏。所以,罗兰·巴特强调的“文本的快乐”以及德里达所说的“文本之外别无他物”[30],同克里斯特瓦的“文本即是生产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当只剩下绝对的写作和互文本性时,文史哲体裁的界限消失了,作家、读者的身份界限消失了,语言的可能性也就被耗尽了,而从纯粹语言学的角度——无论是语言还是话语——来理解文学、理解文学性势必会在耗尽语言可能性的同时也耗尽了文学的可能性。

--------------------------------------------------------------------------------

[①] [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②] Megan Becker-Leckrone, Julia Kristeva and Literary Theo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p. 8.

[③] Tzvetan Todorov, Introduction to Poetics, trans. Richard Howar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1, pp. 6-7.

[④] Julia Kristeva,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trans. Thomas Gora, Alice Jardine, and Leon S. Roudize, ed. Leon S. Roudiz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p. 24.

[⑤] Julia Kristeva Interviews, Edited by Ross Mitchell Guberm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89.

[⑥] Emile Benveniste, Problems in General Linguistics, trans. Mary Elizabeth Meek, Coral Gables, Florida: 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 1971, p.110.

[⑦] Emile Benveniste, Problems in General Linguistics, trans. Mary Elizabeth Meek, Coral Gables, Florida: 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 1971, p.224.

[⑧]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诗学的问题》,见《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40页。

[⑨] 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见《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9页。

[⑩] 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见《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4页。

[11] Julia Kristeva, Language: The Unknown, translated by Anne M. Menk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9, p. 287.

[12] Julia Kristeva,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trans. Thomas Gora, Alice Jardine, and Leon S. Roudize, ed. Leon S. Roudiz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p.36.

[13] 笔者就此处的翻译问题也请教了北京大学中文系车槿山教授。车教授认为,此处应该译为“文本即是生产性”,“文本即生产力”的译法不够准确。

[14] 罗兰·巴尔特:《法兰西学院就职讲演》,见《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4页。

[15] Roland Barthes, Image, Music, Text. Essays elected and translated by Stephen Heath,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7, pp.156-157.

[16] Julia Kristeva, “Semiotics: A Critical Science and/or a Critique of Science”,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edited by Robert Con Davis, Ronald Schleifer, New York and London: Longman, 1994, p.274.

[17] Julia Kristeva,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trans. Thomas Gora, Alice Jardine, and Leon S. Roudize, ed. Leon S. Roudiz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p.18.

[18] Julia Kristeva,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trans. Thomas Gora, Alice Jardine, and Leon S. Roudize, ed. Leon S. Roudiz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p.18.

[19] Julia Kristeva,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trans. Thomas Gora, Alice Jardine, and Leon S. Roudize, ed. Leon S. Roudiz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p.7.

[20] Julia Kristeva,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trans. Thomas Gora, Alice Jardine, and Leon S. Roudize, ed. Leon S. Roudiz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p.66,

[21] 罗兰·巴尔特:《法兰西学院就职讲演》,见《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4页。

[22] Jacques Derrida, Acts of Literature, edited by Derek Attridg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1992, p. 73.

[23] Julia Kristeva,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trans. Thomas Gora, Alice Jardine, and Leon S. Roudize, ed. Leon S. Roudiz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p.100.

[24] Julia Kristeva,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trans. Thomas Gora, Alice Jardine, and Leon S. Roudize, ed. Leon S. Roudiz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p.100.

[25] 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26] 特里•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王逢振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

[27] Graham Allen, Intertextual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p.59.

[28] [法]热拉尔·热奈特:《隐迹稿本》,《热奈特论文集》,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29] 巴赫金:《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哲学》,见《周边集》,李辉凡、张捷、张杰、华昶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50页。

[30] Jacques Derrida, Of Grammatology, trans.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6, p.158.

现在大家知道克里斯特瓦的文本理论的内容了吧!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利用!

相关推荐:

浅谈拉美历史与《百年孤独》论文 

浅论《苔丝》的原著改编和电影再创作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