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党建行政论文

浅议隐性课程之德育功能

编辑:

2013-12-16


二、隐性课程的功能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是强行灌输的,而是寓教育于各种富有情境性的活动和交往之中。它较之简单说教更易于引起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感应。内容健康丰富的隐性课程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多种综合因素综合对人施加影响,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一)对道德认识的价值导向。
道德认识是受教育者对善恶、正邪的掌握、理解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相应的判断能力和价值观,它在人的品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固然需要像思想政治课这样的显性德育课的道德说教与灌输,但也离不开学生长期生活其中的可知可感的具体生动的环境的影响,隐性课程在思想政治课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各种隐性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渗透着价值观念,规范和导向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特别是在价值多元化时代,各种价值观念并存,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模糊性和不稳定性,隐性课程因素对学生的价值导向尤为突出。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3]学生的品德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各种隐性课程因素的潜移默化下形成的,课堂以及校园环境作为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生动具体的一种社会环境,从物质环境到精神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言行举止到教室布置,都蕴藏着较为丰富的隐性课程因素,这种因素给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成员一个具体可感的参考系,并传递出特有的价值信息,给每个成员心理上以一定的暗示和导向,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各种隐性课程中接受学校所倡导或社会所认可的道德观和价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染、哲理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使他们的思想发生改变或上升到新的层次。
因此可以说,隐性课程形成了这样一种气氛或氛围,使我们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的境界,即产生了某种无形的约束力,可以通过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和一定文化背景中的价值观念对个体行为和思想产生影响,即价值导向功能。
(二)陶冶道德情感的功能。
人是有个性、有感情、有思想的,“知道为智,体道为德。”[4]没有感情体验的德育教育注定收效甚微,传统的德育教育之所以效果不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过分关注传授道德知识而忽视培养道德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道德情感乃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5]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才能深深地植根于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自己的品格,并在他自己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进行德育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联系的断裂,把德育仅仅看做是一门学科知识,而不是个体的精神体验和追求,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讲一些空洞的道理,而缺乏道德情感,知行脱节。思想政治考试可以拿高分,实际品行缺陷多,形成双重人格,有人形容为“公开说假话,私下吐真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不能仅仅指望以认知性为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道德说教,因为情感是难以灌输的,我们无法深入受教育者的情感内部,无法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下命令。现代道德学习理论强调更多地关注活动主体的内心体验与互动,认为只有在活动和交往中,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内在生命体验,让学生在由各种关系所构成的道德情景中产生情感,积累和孕育情感体验,才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隐性课程正是通过创设、选择、利用学校中有教育意义的情景和氛围,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论道而不说教,在愉悦中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态度。总而言之,隐性课程能够融情感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情景之中,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去激发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正如汉代董仲舒所言:“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