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农学论文 > 基础科学论文

关于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原因探析

编辑:sx_houhong

2014-03-04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原因探析从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和农村社会问题等方面加以探析,为切实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持续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分布面广而杂,农村经济不发达,贫富差距大,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髙,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加上各地地方特色浓厚,食品加工方式、类别多样化,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差异,形成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点多面广,样多类杂,监管难度大的局面。一直以来城市的绝大多数食品来自于农村,目前由于政府对城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大,一些在城市已没有生存空间的不安全食品暗暗侵入农村,坑害消费者的事例屡有发生,现状令人甚忧[1-3]。

2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原因

2.1未设立食品安全管理专门机构,执法缺乏持续规范  近几年,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大市场准入制,城区食品卫生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管理也越来越走上规范。然而在广阔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长期存在,农村成为食品安全的“洼地”。究其原因,在我国往往出现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才由上级行政机关发布行政条文,组织各有关部门力量,进行一阵风式的检查、处理假冒伪劣食品,当一阵风过去后,在风头上隐匿起来的制假分子再度起来,伪劣商品重新上市。在农村未设立食品安全管理专门机构,进行常组织、常检查,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缺乏规范和持续性,同时在农村查处案件取证时也往往因为没有凭证和充足的证据而难以执行,以使制售假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从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

2.2生产经营者安全素质不高,只注重价格不讲求质量

目前,在农村食品加工场所规模普遍较小,卫生条件差,质量管理落后,制度不健全,产品未经检验合格就出厂等现象较突出,特别是小作坊无证经营,乱用食品添加剂,使用不法手段进行食品制假,流通市场上散装食品多,食品存放环境差等等问题都可能让食品携带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或微生物等,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这主要是由于很多农村食品生产经营户投资盲目性,短期行为较严重,又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不重视索票索证,进货只注重价格,不注重质量;个别经营户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守法经营观念,只求经济利益,不讲求商品质量,不考虑消费者食用不合格食品所造成的恶果;有甚者缺乏食品生产经营必须的职业道德,为了有利可图或获取高额利润,故意制售假冒伪劣食品。

2.3农村群众安全及维权意识较低,创造不安全食品市场  生熟、冷热食品分开保管、分别存放等食品卫生基本常识在城市消费者当中已经普及,但大多数农村消费者比较缺乏,故而消费水平偏低,安全消费意识淡薄,取向“价格优先”,购买食品首先价格便宜,然后是数量、口感,一般不关心生产日期,不关心企业生产许可标识,不关心食品卫生状况,不关心食品安全等有关信息,这就为低价劣质商品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在农村,广大群众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多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据调查仅有15.1%的农村消费者表示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会向有关部门投诉,表现出法律意识淡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较差;还有的因离申诉投诉点远、往返费用再加上检测、鉴定费用较高,为了几元钱的食品,既耗时又耗钱,不愿维护自身的权益,从而出现农村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与食品安全投诉率极低的不正常现象。正是这种“忍气吞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法,无形中助长了生产经营者的侥幸心理,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制假售假、贩卖过期劣质食品的市场空间。

2.4农村地广监管人少,食品卫生监管乏力

农村地域广,食品生产经营户分布比较散,而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人员少,执法人员要把辖区内农村食品生产、经营户检查一遍,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有的边远山区可能一年都难去一次;还有一些农村处于两县或几县交界地段,情况复杂,往往成了监管空白。正是由于监管周期较长,对农村季节性无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流动食品小贩,边远山区无证食品生产、经营户、餐饮店等到监管不到位或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假劣食品“转战”农村市场。由于经费少,农村食品卫生监管部门的设备设施不足,检测手段比较简单,有的甚至连检测设备都没有,监管人员仅凭眼观、手摸,简单的食品标志不清、不齐,未标注食品名称、厂名、厂址,没有生产日期或保质期,以及相关证照不全或无证等还能检查识别,但对于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规定、食品的成分含量是否符合要求,食品的卫生指标是否合格等却没有办法检测,极大削弱食品卫生监管效度。

2.5未有效解决的社会问题,影响食品卫生监管部门的信誉

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经营场所不固定,无基本设施,无卫生安全水源,餐具清洗消毒不到位等问题存在的夜排挡,对守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部分农村小摊贩、小餐饮店、副食品店等业主属于农村弱势群体,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要考虑生存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往往不能严格依法取缔或罚款;由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效益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干部的政绩,一些农村干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管理宽松,无形中助长了食品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或事件的发生。这种未有效解决的社会问题,影响食品卫生监管部门的信誉,也不利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实效性。

3结束语

为了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持续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应切实增强政府扶持力度,增加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以构筑政府重视,行业自律,维权方便,全民参与的农村食品安全

以上就是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原因探析

相关推荐:

科技论文的基础知识介绍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