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会计审计 > 审计论文

关于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国家审计

编辑:sx_chenl

2016-09-06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制度性风险、结构性风险和技术性风险,国家审计应从研究完善制度设计、秉持民生审计理念、关注政府执政效果三个方面积极应对。

摘要: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首次在其《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风险社会理论。转型时期的中国处于风险社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管理”风险成为以政府为代表的公权力部门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国家在政府风险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审计的本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发挥着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的功能。针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制度性风险、结构性风险和技术性风险,国家审计应从研究完善制度设计、秉持民生审计理念、关注政府执政效果三个方面积极应对。

关键词:风险;风险社会;国家审计;免疫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首次在其《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风险社会理论。由于现代社会风险具有全球性的特点,中国不可避免地被裹挟进全球性的风险社会中,贝克在一次中谈到,“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变迁步入风险社会,甚至将可能进入高风险社会。从西方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中国可能正处于泛城市化发展阶段,表现在城市容纳问题、不均衡发展和社会阶层分裂,以及城乡对比度的持续增高,所有这些都集中表现在安全风险问题上。”[1]从中国的社会现状来看,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加剧、经济危机威胁、贫富差距拉大、腐败问题凸显、社会阶层分化、社会隔阂加深等几乎所有风险社会理论中所论述到的社会风险样态都一一呈现。当我们无从逃避而只能选择面对的时候,如何“管理”风险成为以政府为代表的公权力部门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2008年初,刘家义审计长对国家审计功能做出新的概括,提出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理论,认为“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这个概念的主要含义是指国家审计作为“免疫系统”,发挥着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的功能。国家审计立足其本质,对风险社会的到来做出积极回应。

本文将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论述:风险社会在中国经济社会运行方面的具体体现有哪些?这些风险与国家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存在何种联系?在风险社会中国家审计在参与国家治理过程中应如何定位自身的职能?国家审计如何在风险社会下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推进社会管理?

一、风险社会的主要内涵

自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发表《风险社会:通向一种新的现代化》以来,“风险社会”成为人们审视20世纪末期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走向的一种基本视角。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1.以贝克和吉登斯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站在客观主义立场。这一观点认为“风险概念是一个很现代的概念……各种风险其实是与人的各项决定紧密相连的,即是与文明进程和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紧密相连的。”[2]同时将现代社会风险区分为“外部风险”和“被制造出来的风险”两类,并认为后者目前已经取代了前者而占据主要地位。

2.风险文化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风险在当代社会并没有增加甚至加剧,只是人们对风险的认知程度提高了,是被察觉和意识到的风险增多了。风险文化依存于非制度性的或反制度性的社会状态中,并依靠实质意义上的价值进行传播,风险文化对社会成员的治理是靠带有象征意义的理念和信仰。风险文化理论突出文化的认知和维护功能,强调共享文化价值观、惯例和期望对于应对风险的积极意义。

3.风险社会不可知论。这种观点认为风险是由于人们行为可能性不断增加改变了社会本身的结构而引发的,它是一种感觉或理解的形式。

二、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风险表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化进程加速,社会分化和利益失衡加剧,西方发达国家风险社会的各种表征已呈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自然生态等不同层面和领域,它既有现代化社会风险的普遍特征,又有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风险的特殊表征。本文主要从经济社会的角度,将风险表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制度风险。是指由于制度自身被预期的功能缺失或偏差而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可能性。中国社会人口规模巨大而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各种社会要素流动急剧增加、现代化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加之社会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改革,在加速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体制摩擦和利益分化,潜在着制度风险。其具体表现环境污染加剧、问题频发和腐败问题凸显等。

标签:审计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