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会计审计 > 其它会计审计论文

农村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编辑:

2013-12-05

三、完善农村审计政策建议

  (一)面临的困难

  1、缺少法律的支持。国家审计有国家审计法及其有关规定(如取证、报告等)作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有会计法及独立审计准则和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等作保障,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目前尚无全国性条例,仅有部分省市出台了《地方性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将其定性为内部审计又解决不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的外部监督问题,而地方出台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又不能作为法律依据,这样造成农村审计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工作中存在极大的不便。

  2、会计核算不健全。要想进行很好的审计,被审计单位必须有健全的核算体系。有了健全的核算体系,审计人员才能根据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很好地开展工作。我国大部分农村根本没有会计机构,有的仅仅是一名会计人员,记的都是流水账,而且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欠缺。同样,也会造成村干部同会计人员进行勾结,以权谋私,造成许多财务收支不明确,审计工作无从下手。

  3、政策很难落实。农村审计机构提出的审计意见大多难以落实。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对审计出的问题没有处理权力,使得查出问题与处理决定之间产生脱节,查出的问题很难得到及时解决;在有关部门处理问题时,也难免存在一些人为因素,使得问题被搁置下来得不到解决。

  (二)对策建议

  1、健全法律体系,重视农村审计。农村市场经济要想走向成熟,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因此,应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条例和与之相配套的审计取证、报告、档案管理等办法,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的定性问题,切实树立起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方面的权威性,最大限度地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部门必要的职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规范审计机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要想很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必须有规范的审计机构。审计机构必须有很强的独立性,而且要双管齐下,不仅包括政府审计还要有民间审计。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尤其是在审计工作队伍里,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推进农村审计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坚持有证上岗,吸收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的专业的人员,要坚持定期考核。对专业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对审计人员法律法规的教育。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审计人员的服务于党和人民的忠诚意识,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对其的监督。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