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会计审计 > 管理会计论文

关于学校会计管理的思考

编辑:

2014-02-18

学费收入依据收付实现制原则,只对已收部分作为收入处理而应收未收部分不予反映,这样既不能准确核算学校的应收学费规模,也不利于学费的催缴,极易造成学费流失。同时“事业收入”会计信息反映时间上不及时,不能如实地反映学校实际拥有的资产,实际上是会计核算上的一个漏洞,报表上无法反映,内部管理部门也不能清晰了解单位真实的资金情况。票据管理稍有疏忽,财务人员就有可能利用制度缺陷,公款私存私分利息。

2.6 其他长期资产的核算零散、不明晰 由于学校购置小额资产都是一次性计支出,而不计资产增加,特别是对未构成固定资产标准的长期耐用小额低值易耗品的核算,造成该类资产分散零散,给统计带来很大难度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同时这些资产在报表上也没有得到任何反映,造成严重的账实不符,不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真实的财务情况。

3. 学校会计管理的措施

3.1 采用权责发生制来弥补收付实现制的不足

随着学校收入来源和支出的多样化,为了强化教育成本管理核算,权责发生制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实行收付实现制的同时,根据学校内部核算的需要,部分地利用权责发生制来弥补收付实现制的不足。学校日常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按期摊销、收入与支出按权责制确认、区分权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保障资产、负债、净资产报表数据的客观性。

3.2 增设现金流量表

企业单位的报表体系的主报表有三份: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其中前二份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后一份以现金收付为基础编制的,实质就是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学校可以照此方法,从而达到既按权责发生制使会计信息真实可信、又照顾到国家预算收付实现制的需要。

3.3 基本建设会计信息纳入学校会计报表之内

增设在建工程情况表,不再单设基建财务报表。改革现行的基本建设会计信息游离于会计报表之外的做法,报送基建报表以报表附表的形式出现。资产负债表中增设“在建工程”科目,基建投入不再在“自筹基建支出”列支,而是在发生时计入“在建工程”,完工后计入固定资产,取消“固定基金”科目。

3.4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财会工作实践中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钻研财务管理信息化业务,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抓手,以会计集中核算为平台,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

3.5 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

现阶段,会计人员已不能仅是一个简单的核算型会计,而应当成为一个管理型会计。会计电算化的巨大作用是将财会人员从繁重的记帐、算帐工作中解脱出来,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的优点,加强财务指标分析体系模块,加强计算机的查询功能,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以供分析决策之用,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6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完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