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学 > 中国经济论文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案例研究

编辑:sx_chenl

2016-10-20

本文讲述了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案例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赶快阅读下吧。

【论文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史 案例分析

【论文文章摘要】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201O年中央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讨论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新中国经济史的一个历史案例进行分析,突出科学发展经济既离不开经济增长,也离不开结构调整。

一、前言

经济建设举足轻重,如何科学发展经济是关系中国崛起的重大问题。国务院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这是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的重要原因。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其中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也表明:科学发展经济,一方面是反映国民经济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总量上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科学发展经济来说,缺一不可、同等重要。

二、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辩证关系

科学发展经济既离不开国民经济增长,也离不开产业结构调整。要证明这一点,必须从理论、实证以及历史的高度深入论证。要证明这一点,需要考察两个相关的逆命题:产业结构能否摆脱国民经济增长而独立调整?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摆脱产业结构调整而保持增长?

对于前者,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国民经济处于高增长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并不强烈,因而产业结构独立调整的动机并不存在。所以,产业结构调整不能摆脱国民经济增长而独立调整。

对于后者,答案则是可以的。然而,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客观上却是不可持续的,因为需求结构始终是要发生变化的。固定的供给结构将逐渐难以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终将会放缓。所以,这不是一种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倘若片面地追求经济高增长,那样势必会给国民经济带来沉重打击。

在产业结构不进行调整,反而在既定的结构上继续追求经济高增长的前提下,对已经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产业只能继续追加投资。而扩张规模则意味着进一步增加存货,商品价值将无法得到补偿。而出于追求高增长的目的,政府只能动用财政补贴企业的存货投资。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政府扩大了财政支出,长此以往,必定形成巨额赤字,既影响到政府其他项目支出,如社会福利支出等;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国民经济带来通货膨胀的隐患。此外,产业结构不进行调整一方面意味着对产能已经过剩的产业的追加投资会挤占产能相对不足的产业的投资;另一方面,扩张规模意味着劳动力的转移。这种双重影响将导致产业结构的自动失衡,甚至会演变成极端失衡。中国现代经济史上就出现过两次,均表现为工、农业以及轻、重工业的严重失衡。当工业盲目扩张时,工业必然向农业索取更多的生产资料,其必然挤占了作为消费资料的农产品。当人们用手中富余的货币去追逐稀缺的消费资料时,通货膨胀悄然降临。而当通货膨胀率超过全社会各产业利润率时,灾难已经发生。企业生产意味着亏损,而停产则意味着商品变得更加稀缺。进一步,随着收入下降,人们可支配的货币将越来越少。于是,经济形势将会瞬间逆转。原来相对稀缺的商品瞬间变得相对过剩,富人瞬问变成贫民,国民经济急转直下。历史上从来不缺少这样的教训。

三、一个历史案例

以历史为证,二十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率波动较大,且曾经出现两次比较严重的经济滑坡,分别在1960至1962年以及1967至1968年。对于这两次剧烈的经济波动,笔者将重点考察1960至1962年的经济大滑坡,以及造成这次经济滑坡的产业结构因素。

首先,从一个较长的时间序列上俯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特点。笔者截取并考察了1953至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这一经济数据指标,并把这一时间序列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3年至l978年,第二个阶段是1979年至2007年。集中考察第一阶段就会发现,第二产业增长率与GDP实际增长率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其相关度达到0.9559,而同期第一、三产业增长率与GDP实际增长率的相关度分别为0.2770和0.8641。同时,纵向比较也会发现,第二产业增长率在第二阶段经济发展中与GDP实际增长率的相关度已经下降到0.8889,参见表1。也就是说,在第一阶段经济发展中,GDP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第二产业产值下降造成的。

其次,结合图1回顾历史。造成1960至1962年国民经济严重滑坡的原因应该追溯到1958年下半年开始的“大跃进”。但要考察其中的产业结构因素,则还要追溯到更早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一五”计划)时期。

“一五”计划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了两个基本任务,其中一个是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此,党中央确

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火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一五”计划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即冶金工业、燃料工业、动力工业、机械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然而,由于农业增长落后于工业,工业受制于农业的特征非常明显,但国民经济大体上是平衡的。陈云在总结“一五”经验时指出,“一五”计划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为此,第二个五年计划在发展重工业这个中心任务不变的前提下,确立以下方针:首先保证粮食增产,推动整个农业发展;同时保证主要经济作物增产,推动轻工业发展。整个计划体现了先调整产业结构后发展主导产业的综合平衡的思想。然而,实践却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影响,使得国民经济朝着相反的方向前进。

由于浮夸风盛行,中央对农业发展形势作出了错误的估计,认为粮食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工作重心应从农业转移到工业上来。于是,在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958年钢的计划产量要求在195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一切为了保钢”的指示下,场群众性的全民大炼钢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到了年底,钢产量达到1108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369万吨,超额完成了任务。当年,GDP的实际增}∈率达到21.3%,第二产业增长率则高达52.9%。然而,这种片而追求冶炼工业高增长的经济决策给整个围家和人民带来的却是灾难。首先,就钢和生铁本身而言,合格的产量分别只有800万吨和953万吨。其余的均使用土法冶炼,不仅成本高,而且经济效益低,加上产品不合格,以致大面积亏损,当年财政补贴就高达404L元。同时,多生产的钢、生铁次品只能计入存货,导致积累率陡然上升,1958至1960年分别为33.9%、43.8%和39.6%。商品价值得不到补偿,导致企业无法同收资金,职工平均工资下降。第二,农业投入锐减,造成农业大幅减产,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衡。1958至1960年,第一产业的增长率分别为0.4%,~15.9%和16.4%,工、农业产值比例则由56.7:43.3变成78.2:21.8。1958年秋,丰收在望,但由于炼钢需要,过多地抽调农村劳动力,而且大量的运输工具和牲畜也被用于大炼钢,导致大批粮食和棉花烂在地里。据粗略统计,1958年9月份就有5000万人上山炼钢,其中主要是农民;全国约20%的畜力车、手推车,30%的木帆船参加了全民大炼钢。劳动力和资源大量转移的后果自然是农作物连年减产。一方面,粮食供应严重不足。1960年,粮食库存告急,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主要工业城市粮食库存均已不超过10天。另一方面,棉花、烟叶等轻工业原料供应无法跟上。第三,_[业内部比例也严重失衡。当时工业生产排队原则要求,首先满足冶金设备和冶金工业增产的需要,其次满足制造发电设备的需要,再次满足主要机床的需要,最后才可以顾及其他工业部门。为了保钢,轻工业原料的运输被挤掉了,结果导致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1960年,重工业较上年度增长了25.9%,轻工业却下降了9.8%。轻工业的下降,直接造成生活日用品的供应紧张。不仅如此,重工业内部比例也逐渐失衡。采掘工业远远落后于冶炼、加工工业的需要。交通运输业落后于工业,货运量增长不能满足煤、铁增长的需要。第四,财政、信贷收支严重不平衡。一方面,政府需要补贴低效益炼钢带来的亏损;另一方面,政府实行扩张l生财政政策,大量增加基础建设投入和支付因规模扩张而新增的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1958至1960年,财政赤字分别高达20.74亿、56.05亿和71.39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当年财政收入的5.46%,11.51%和12.47%。第五,物资紧张,货币发行过

多,直接后果就是通货膨胀。按计划价格销售的商品供不应求,许多商品在国营商店甚至有价无货,而在自由市场上的价格则高于国营牌价几倍甚至十几倍。最后,政府不得不扩大凭票凭证供应的范,实行短期配给制。综观整个“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同时也吸取了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片面追求个别产业的高增长是不可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若要科学发展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必不可少。

1962年,周恩来在西楼会议提议,下决心对国民经济进行大幅度的调整。陈云提出:“把十年经济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恢复阶段,后一阶段是发展阶段……现在调整计划,实质上是要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上。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把一切可能的力量用于农业增产。”从1962年开始的大幅度的产业结构调整,基本上是按陈云的思路进行的。1963年至1965年,农业得到恢复,林业、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均有所增长,经济形势伞面好转。

四结语

历史总是有规律地重复着。造成1967至1968年经济滑坡的原因与前期的具有高度相似性。但历史却又不会简单地重复。对于造成这次经济滑坡的新因素,笔者不再赘述,因为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也就是,国民经济无法摆脱产业结构调整而保持持续增长。同时,产业结构也无法摆脱国民经济增长而独立调整。因此,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科学发展经济来说,缺一不可。

以上就是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案例的内容,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解析新疆民族产业的发展  

中国经济论文:国有林场经营的新思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