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学 > 其它经济学论文

试析坚定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

编辑:

2013-12-05


  2.3逐步健全的金融体系
  截至2011年末,有9种外币可与人民币交易,有319家外汇指定银行为企业、个人提供本外币兑换业务,318家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2011年交易量达到14.2万亿美元(日均成交581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4倍;随着中国外汇市场建设与发展,交易机制趋于完善,进一步夯实了外汇市场服务人民币国际化的能力。
  2.4日益稳定的人民币汇率。2012年4月 1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由5‰扩大至1%的首个交易日,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96,较上一个交易日走低81个基点,市场反应整体平稳,即期市场美元兑人民币也未触及波幅上下限,反应了人民币日益稳定,能够承受更大弹性。
  2.5充足的外汇储备。根据通行的国际储备需求理论,充足的外汇储备一般维持在进口额的30%左右即可,而中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稳步上升,达到并远远超过了同期进口额的30%,截至2011年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31万亿美元,到2012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万亿美元,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国际化进程

  自1994年1月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兑换,1996年12月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关键一步,经过近20年的磨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在多方位取得了突破,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
  3.1成为了周边国家的“区域性货币”。目前,人民币可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巴基斯坦、越南流通;同时,人民币结算在内蒙古、广西、云南的边境贸易中占了绝对优势,如中蒙、中越和中缅边境贸易结算超过80%用人民币结算。
  3.2港台地区人民币业务迅速发展。人民币在香港已开始作为储备货币,用于金融资产的定价和投资,如截至2011年年底,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共116笔,总值近1800亿元人民币;人民币存款总额接近5900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年底的3100亿元人民币增加近9成;经香港处理的人民币结算额在2011年达1.9万亿元人民币,是2010年的5倍。此外,台湾地区也在日常消费和小额贸易的支付中开始大量接受人民币,并实现人民币与新台币之间的现钞兑换。
  3.3双边货币合作不断取得突破。截至2011年末,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白俄罗斯、阿根廷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总额为1.3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部分协议进入实质动用阶段;在2012年的前三个月里,中国人民银行又与阿联酋、蒙古等5家央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合计规模达4350亿元人民币。此外,蒙古的银行、越南国家银行已开展了人民币储蓄业务,人民币实现了对泰铢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对韩元等五种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银行柜台直接挂牌交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