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学 > 国际贸易论文

关于新经济时代我国的技术引进

编辑:sx_chenl

2016-10-21

本文讲述了关于新经济时代我国的技术引进的内容,供大家参考,也希望给予大家帮助,接下来赶快阅读吧。

[论文摘要]随着新经济的发展,技术引进已成为世界各国非常关注的话题之一。文章拟从分析新经济时代技术贸易的特点入手,探讨我国在技术引进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列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技术贸易;技术引进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依赖技术的趋势,许多国家都把引进技术作为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也从多方面考虑,在研制新技术的同时从国外引进高新技术。目前,如何准确把握时代的特点,找出自身在技术引进中的不足,以期更好地发展本国经济,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课题。

一、新经济时代技术贸易的特点

1.高技术贸易已成为主流趋势。高技术成分超过70%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已逐渐成为有形贸易的主体。与传统商品相比较,这种类型的商品具有实用性更强、操作更简便、价格更便宜等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优点。该类产品的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已由1985年的l3%提高到了目前的30%以上。同时,高技术贸易和高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正在迅猛发展。以专利、商标和专有技术为标的的高技术贸易,不但在技术贸易领域而且在服务贸易领域中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2.技术贸易的形式越来越多样。随着世界贸易形式多样化发展的进程,目前技术贸易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它不仅仅只限于许可证贸易的方式进行,而且采取了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国际工贸合作等方式进行。这一系列既转移了技术又包含管理经验、人员培训计划和机械设备提供在内的新型方式,实现了资金与技术的有效结合。

3.技术贸易带来的竞争日趋激烈。首先表现在技术本身的竞争上,各国都建立了多个领域的科研小组和研发机构,致力于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花费研制出最实用或最能体现国家实力的技术,为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其次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各国都确信要有高技术必须要有高级人才的带动,于是,各地区各行业都采取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措施,激烈地进行“抢脑”的竞争。

4.技术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纠纷成为技术贸易中的突出问题。目前,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关税作为一种贸易壁垒的作用与日俱减,保护主义则开始运用更多的高技术标准,以非关税壁垒的形式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入,比如美国曾借环保之名,要求从国外入境销售的小轿车尾气排放必须达到欧洲Ⅱ号标准来行贸易保护之实。同时,高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一些如网络侵权、产品盗版等知识产权纠纷。这些问题将伴随着技术贸易的发展在较长时问内困扰着各国政府和企业。

二、我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1.重复引进现象严重。我国的技术引进缺少总体规划,很多企业由于缺乏引进方面的经验,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引进的可行性研究,致使经常出现以下形式的重复引进:一是同种技术的多次引进,这主要发生在市场需求量急剧扩大或产品利润高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虽然每次引进都有技术层次和水平上的提高,但没有进一步更新,形成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二是同一水平层次的技术被国内不同地方的不同企业重复引进,很多实用而且利润高的行业就经常出现这种问题,带来了大量的浪费。

2.“重硬轻软”问题存在。技术中的“软”是指以技术专利、工艺流程等为载体的技术引进方式,“硬”则是指以机械设备和生产线为载体的技术引进方式。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我国长期以来都存在着“重硬轻软”的弊病,进入上个世纪9O年代以后,情况更为严重,多数企业抱着一种“偷懒”的情绪,热衷于购买“硬件”,不愿购买“软件”,更忽视对“软件”使用的培训。这种不合理的“拿来主义”极大地减缓了引进高技术的国产化程度,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极其不利。

3.融资环境不佳。众所周知,引进技术需要巨额的资金,而我国的引进经费是远远不足的,甚至一些有名的大企业也很难筹措。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只有在投资立项时企业能得到一定的拨款或贷款,整体融资环境不容乐观,这极大地抑制了企业日常生产中获取软件技术的能力,成为了引进高新技术的障碍。

4.技术引进中的人才问题被忽视。人才是知识与技术的载体,可以说,技术的转移促使人才定向流动,人才的流动又会反作用于技术转移,引导技术转移的方向。我国目前虽然已充分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仍未制定出与美国硅谷相媲美的人才引进、留用的政策,特别是在一些老、少、边、山、穷地区,当地人才大量流失,急需的人才又引进不了,不得不再次掉入“重硬轻软”、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的怪圈中。

5.对技术的保护缺乏重视。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已引进的技术缺乏保护意识,造成难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二是对技术市场的保护力度不够,缺乏公平竞争的机制。据悉,国际名牌公司用于全球保护知识产权的费用预算中,近l/2的款项都用在中国,中国大陆的盗版、仿制行为每年给国内外知名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有资料表明,我国专门从事专利代理的人员极少,绝大多数企业根本从未设置相关部门统筹处理专利事务。

6.技术引进的市场开放不够,高技术引进受限制较大。我国的技术来源国虽有4O多个,但市场的开放程度仍然不够,多数技术来源明显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这固然是我国技术进步所致,但却造成了过分依赖发达国家而忽视了诸如印度这类在软件开发上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长期受“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不愿意大量的高技术进入我国市场,使得我国在高技术引进中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三、新经济时代我国技术引进的对策

1.正确制定高技术产业政策。这是技术引进中最关键的政策依据,也为以下的对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所有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应让技术引进更直接地服务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将传统产业改造和培育成更具有竞争实力的高技术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政策的目标是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加入WTO后,我国更是依据WTO的要求制定了系列适合国情的技术引进政策。如20O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鼓励重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在此类政策引导下,应优先考虑高技术和实用技术的引进。首先,为达到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必须着重引进能体现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的高技术。其次,只有引进世界的前沿科技,才有利于我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吸引广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更快地向我国流动。再次,引进实用高技术表面上可能会花费巨额的成本,但如果技术很适合我国的工业基础和资源条件,能马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生产,产成品又能拿到国际市场上去销售,甚至是高价或大批量的销售,就会获得更多的赢利,即相当于降低了引进成本。最后高技术和实用技术的引进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研发合作的进程,构建研究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 2.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专门从事技术引进的可行性研究和不可行性研究。由于我国长期缺少高效的从事技术引进的可行性研究队伍,加上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限制等诸多因素,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技术缺乏了解等“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的问题,导致引进费用偏高、重复引进等不良现象的出现。甚至当某些西方国家借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之机,大量输出一些技术落后、资源消耗严重、污染严重的项目,我们也无法确知。

因此,把技术引进的前期论证阶段确定为技术引进的重要环节,建立统管全国技术引进工作的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有不少企业更是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了立项的另一方面——不可行性研究,并提出两种研究应该同时进行,不可偏废。这类机构在论证过程中,应建立完备的信息共享系统,严格遵循有关程序,认真分析、识别技术是否真的先进、实用和经济,是否真的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考虑技术的生命周期和吸收难度、企业的经营选择和吸收创新等多项经济指标,充分地体现出要引进的技术具有相当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被否决的技术有它不当的一面,从而避免资源的不合理浪费。

3.确立以软件为主、硬件为辅的技术引进机制。致力于吸收、转化、创新技术。首先,要彻底更新观念,改变原有“重硬轻软”的错误引进机制,加大对“软件”的引进力度,鼓励企业多引进更先进的管理经验、更新兴的技术,甚至是更具超前意识的人才;酌情考虑单纯地引进高科技的终端产品和技术设备;决不要引进已过时的或本国能研制的、质量过关的设备及不符合国情的技术。其次,引进的技术一定要吸收,决不能让引进的新设备好看不中用,也不能让引进的新技术没人会使用;要鼓励国内企业积极与国外公司合作,多参加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培训活动,消除企业的长期技术依赖性,做到设备坏了,没有国外专家也能修,生产销售中的技术问题出现了,没有国外专家也能解决,彻底地吸收已引进的技术。再次,要积极从事技术的转化与创新活动。事实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是靠自己的创新得来的,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并不体现在它引进了多少技术上,而集中体现在它的技术创新能力上。只有将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才有可能真正地缩短同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技术差距。这项活动需要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多个部门的全力配合,比如起引导作用的科技主管部门、起协调作用的金融机构等。

4.加大技术引进的资金投入与人才积累。首先,应加大技术引进中的资金投入量。引进高、精、尖技术的花费是相当大的,投入不足引起的不良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比如引进初期有可能造成引进不到实用的高科技,后期有可能导致转化创新的中断。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国家或企业应设立专项基金,由专门机构管理审核,协调好计委、外经贸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的关系,对重点引进的项目给予适当的支持和优惠。这一点,政府已深深意识并付诸行动,2004年1月13日,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楼勤俭率领的经贸代表团,在华盛顿与美国摩托罗拉等公司签署了23.2亿美元的合同,购买先进的信息技术产品,这是一次在技术贸易中的较大投入。其次,要高度重视人才的积累。这包含的内容有两层:一是要增加教育、培训的费用。目前,我国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数的3.8%,低于世界水平的15.5%;大学生的入学率仅为4%,低于发展中国家8%的平均水平。教育落后导致了人力资本素质的低下,政府和企业都应加大教育和培训费用的投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满足高要求的专业人才。二是要增加吸引、留住人才的投入,这不但是表现在给予人才的资金待遇上,而且要给人才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事业上和感情上的投资都必不可少。

5.完善法律,加强技术保护。拓展引进技术的来源。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有关技术引进的法律法规,但不少重要的领域仍然靠行政的强制手段来进行约束,缺乏应有的可操作性。例如,目前在国际电子商务领域当中,我国的许多企业受到支付体系、技术保护等问题的影响无法介入。因此,必须完善有关技术引进的立法,彻底解决支付中存在的软、硬件设施问题,明确保护网上商家的技术(包括知识产权、商标、专有技术等)不受侵犯。另外,针对目前不少企业缺乏信用观念,在网上交易特别是技术的引进中,常常不遵守应遵守的规范,导致各类侵权盗版、假冒活动屡屡发生,必须联合有关部门,建立严格的法制和技术监督保障体系,加强立法和执法,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当然,在立法中还应加强技术引进来源的引导作用,如果是相近或基本效用一致的技术,尽可能不要单纯只从几个发达国家引进,以免造成过于严重的依赖,对本国的经济发展不利。

那么关于新经济时代我国的技术引进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论中国出口贸易与环境问题  

论国际贸易中的恶意绿色壁垒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