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论文

日本泡沫经济溯源与启示分析

编辑:

2013-11-26

日本泡沫经济的生成与崩溃并非偶然,而是在跌宕起伏的国际形势下,国内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诸多隐患在不恰当的经济政策刺激下的大爆发。

一、日本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是泡沫经济生成的根本原因

战后日本采取的指令性经济计划、行政指导、产业政策等具有浓厚政府主导色彩的“追赶战略”,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实现赶超其他发达国家目标的同时,其结构性问题也日渐突出。诸如过于依赖外需、产业竞争力下滑、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等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扭曲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致使实体经济投资机会匮乏,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中游离出来,并过度集中于泡沫行业。这成为泡沫经济生成的根本原因。

1.过于依赖外需削弱了日本应对本币升值的能力。面对有限的国内市场需求,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起推行“贸易立国”战略,以出口第一为国策,经济向外需主导转型。70年代末期,除个别年份外,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进入80年代前半期,日本对外需的依赖程度不仅进一步上升,而且更加倚重美国市场。1983—1984年,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分别占其出口总额的29.2%和35.3%。随着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正面临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双重困扰的美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加剧,美国敦促日元升值。1985年9月达成的“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日元升值沉重打击了长期依靠低成本和低价格优势的日本出口贸易,出口总额由1985年的41.96万亿日元下降到1986年的35.29万亿日元,1987年进一步下降到33.31万日元。传统的出口行业如纺织、钢铁等发展严重受阻,并拖累了整个经济发展。日元升值导致经济萧条的危机蔓延到整个日本。

2.产业发展目标缺失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阻碍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随着经济向国际化转变和大部分产业进入成熟化发展阶段,已经实现赶超的日本丧失了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处在“十字路口”的日本的产业政策不再积极地、主动地寻求潜力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而是消极地、被动地依赖业已成型的出口型制造业优势,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一成产业’支撑着缺乏竞争力的‘九成产业’”的脆弱结构。与此同时,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也日益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绊脚石。被日本产业绩效委员会誉为“具有不断增强的动态适应能力”的日本技术创新体系是建立在“引进技术”基础之上的,而自主开发技术的依赖程度非常低。20世纪80年代,随着总体技术水平赶超欧美国家和贸易摩擦的加剧,外来技术供给已无法满足日本技术发展的需要。然而,薄弱的基础研究无法支撑日本摆脱进口技术和模仿型技术发展的模式,技术创新只能集中于中、低技术水平,缺乏对高技术的开发能力。同时,拥有竞争优势的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又因日本无法正确把握发展方向或沉醉于自有优势而错失创新时机,结果使自身的产业陷入绝境。

3.不合理的企业股权结构扭曲了股票价格形成机制。以主银行制和大股东直接治理为典型特征的日本企业体系有效地弥补了战后日本企业自有资本率严重不足的缺陷。然而,随着日本企业筹资方式由早期主要依靠银行借款的间接融资方式向以股票、债券发行为主的直接融资方式的重大转变,这种体系下不合理的企业股权结构弊端日益明显,严重扭曲了股票价格形成机制。

一方面,持股法人化趋势不断增强,提高了企业相互协议股价的能力。法人持股现象并非日本独有,但日本法人持股比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在70%左右,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持股法人化限制了股票自由流动,使得作为发行者的法人企业足以对股票市场形成垄断和价格操纵。另一方面,企业相互持股结构降低了监控的必要性。日本企业持股多是以与关联企业如供应商、销售商建立稳定关系为目的的。据经济企划厅调查显示,高达84.7%的股票投资企业以“密切子公司、关联公司”为目的,仅15.3%是为了“短期的资金运用”。企业相互持股实质上形成了人质效应,相互持股使得各企业利益被紧紧捆绑在一起,降低了监控的必要性,进而大大增加了管理者的自主权,导致“内部人控制”,为投资方面的过度竞争大开方便之门。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