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其它教育学论文

大学区教师教研活动的有效形式与操作策略

编辑:sx_chengl

2016-07-29

这里是一篇教研活动的有效形式与操作策略,能充分促进大学区域整体教研水平,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应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大学区教研活动是为了更有效的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教研活动是以教学理论、过程、素材等为载体进行的教师研讨活动, 是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和教学工作实际,要使教研活动优质高效,我们需要对形式进行优化,对方法进行选择,对过程进行调控。研究大学区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这是提高教研活动质量与效益的重要保证。下面浅谈常见的三种大学区教研活动。

一.集体备课研究:

集体备课由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共同完成,它是教研组最常规、最主要的工作。如“三关注二提高”的集体备课,这一备课流程分为“个人研究—集体研讨—分享充实—生成完善—反思提高”五个环节。“个人研究”是指教师个人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围绕教材提供的内容搜集相关资料,然后,针对自己所教班级的情况完成教学设计。这是备课的主要部分,关注的是教师个人的教育智慧。“集体研讨”是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同学科的教师围坐在一起,针对本课时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每个教师畅所欲言,将自己特色化的想法呈现给老师们,这样,可以起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作用。这一环节体现集体备课的交流性、研究性,关注的是教师团队的群体智慧。“分享充实”是指分享不同教师提出的能适合自己的教学建议,然后充实自己的备课,体现的是借鉴后的提高。“生成完善”是教师在一节或两节课后,根据在课堂上反映出来的、自然生成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备课,以备下节课更好地使用,关注的是学生的差异与发展。“反思提高”是指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反思不是单纯对课前、课中工作的简要回顾,它带有研究的性质,是用先进的理念审视已发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现象,此反思不受字数限制,可长可短,但都是来自课堂,发自内心。不管是课堂中出现的亮点,还是课堂中产生的灵感,或是教学中的点滴失误,对教师来说,都是今后教学的宝贵财富。这种课后反思,实际上是教师个体教学智慧的进一步提升,体现的是反思后的提高。在这种的集体备课流程中,教师对课堂的预设和问题生成,充分显现了教师个体经验、同学科教师的群体智慧和学生个体发展三个层面的教育智源,通过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形成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螺旋式提升的动态备课过程。这种大学区教研模式对薄弱学校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帮助非常大。

二.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活动形式,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研讨实效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正如一位特级教师说的那样:“教学是一种不断产生遗憾,不断产生反思的行为,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评课是一种诊断和激励,是零距离的智慧碰撞,是提升观念、调整教学、发展能力的有效平台。”目前,课例研究已成为中小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而且,在教研实践中一些新的研究形式也应运而生,如“三课两评一反思”的课例研究,其基本操作流程是:首先,由一名教师执教一节课,这节课称为“常态课(原始课)”,观课人员(包括教研员、校长、业务校长、学科组长和教师等)根据自己所分担的视角分成若干小组,各自带着课前准备好的观察量表进入课堂听课。第二步,观察小组成员根据课堂观察记录,对课堂观察结果自己做出定性或定量分析,并进行相应诊断,写出本视角课堂观察的总体评议,组内进行交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各观察小组与执教教师一起,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寻找个人经验与团队智慧的差距,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课堂优化的方法。第三步,执教老师根据集体研讨的结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在其他平行班级再执教同一节课的内容,这节课称为“改进课”。同时,各观察小组根据交流情况,重新修改《课堂观察量表》,突出执教老师的课堂问题。第四步,各观察小组根据观课人员观察到的新情况进行第二次研讨,汇总研讨结果。此时,可能有新的问题出现,也可能是老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对此,提出新的改进方法。第五步,执教教师根据大家的意见、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及学生的课堂反映对教学设计进行再次修改、完善。然后在不同的班级进行第三次上课,这节课称为“提高课”。观察小组再次修改《课堂观察量表》。第六步,观察小组进行第三次观课,以观察课堂的改进效果。最后,由参与课例研究的教师团队的每个成员即观察小组成员,从执教者和观课议课者等不同的角度,对整个课例研究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形成课例研究报告。“三课两评一反思”的课例研究范式的基本特征是:“常态课(原常态行为,个人教学经验的显现)→一评(关注原有教学问题,寻求个人经验与团队智慧的差距)→改进课(动态完善行为,团队教育智慧的显现)→二评(关注教学问题的改进与生成,寻求理念的内化与外显教育效果的差距)→提高课(新常态行为,个人教学智慧的再建)→整体反思(关注过程研究,注重实践反思,感悟教育智慧,实现专业提升)”。这一大学区教研方式为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和教师团队的共同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教师在磨练课堂教学的同时,课堂也打造着教师团队,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实现了课堂与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课堂观察研究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观察的视角与手段应当是开放和多元的,观察的内容应是引起执教者、研究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课堂观察作为教师相互取长补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使用。但是,如何让课堂观察不仅有助于任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观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有助于科学评价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找出课堂教学需要改进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观课指标和方法。

这三种大学区教研模式是常见的三种有效教研形式,能充分促进大学区域整体教研水平,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应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教研活动的有效形式与操作策略是不是对网友们有所帮助呢?希望网友们认真阅读,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相关推荐: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  

珠心算课题实验的意义及目的浅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