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中学化学实验学生心理探讨分析

编辑:

2013-12-05

三、紧张心理——消除内部压力,培养学生树立自信。

学生在实验室独立操作或当众实验时,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尤其在技能考核时,紧张情绪很难避免。当操作尚不熟练或刚刚接触独立实验的学生几乎人人都会体验到这一点,只不过表现有轻有重而已。

学生独自操作时,他们既希望有人帮助指点,又怕老师总站在旁边“监视”,监视会增加外部压力导致精神不集中,怕因操作错误受到老师批评,因而更强化了紧张心理。紧张心理是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的统一,是由紧张条件的刺激物所引起大脑机能状态的反射性改变,一旦紧张刺激物消失,则紧张心理也就随之缓解或消除。首先,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加强训练,是消除紧张心理的主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自我表现、增强信心提供机会,消除内部压力是解决紧张心理的关键。其次,在演示实验时,教师自身的心理紧张完全会直接感染给学生,学生视教师为楷模,老师的一举一动在学生心目中都是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外因转化为内因,进而消除紧张心理的重要条件。

四、模仿心理——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与非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对自己的化学实验操作的示范性,绘制实验仪器装置的规范性,板书的工整性,语言的生动性和解题的标准化等都应严格要求。例如,学生在学习氧气制取实验时,实验装置的连接、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会经常出现等错误,若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时,能注意提示,规范操作,则可防止学生出现违反操作规程的错误。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来源对教师的模仿,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规范操作,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精神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心理因素,克服消极心理因素,注重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教师要经常研究学生实验时的心理状态,调动并爱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针对性地解除他们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磊.《教育心理学与化学教学心理学习讲义》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教研室,1997

2、陈安福等主编《教育心理学》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4

4、燕国材《学习心理学》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学化学实验学生心理探讨分析”,更多内容请点击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