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德育教育论文

浅析德育人文方法

编辑:sx_zhangjh

2014-05-24

浅析德育人文方法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对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也随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德育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反观现实,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德育方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问题的清晰了解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改善与解决问题。

一、当下德育现实问题分析

(一)重灌输轻体验与灌输原则的不当使用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道德教育采取的是比较简单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当时,新的社会制度刚刚建立,人们对新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对一切新思想、新理论都怀着巨大的学习热情,并且乐于吸收各种先进的思想与观念,因此,整个社会人们的思想比较趋于一致,社会风气比较良好,因此,学生的思想比较容易经过老师的传输而灌进自己的脑子里,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因而,灌输式的德育教学方式曾经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取得过相当不错的成绩。可是,改革开放和随之而来的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造成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加之市场经济原则在人们思想道德领域所起的一些负效应,社会风气不再像从前那样简单统一,而是充满着诸多思想观念的碰撞与交融。但是,我国的德育工作者很长时间都没有及时地探讨社会的变迁给我国德育工作带来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还是沿用传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致使我国德育过程中出现诸多的学生“口是心非”,“校内一套校外一套”、“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等现象,德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与它的实际效果大大地打了折扣。单一地、简单化地、一刀切地“灌”即简单地、单一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德育知识,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与内在的信仰,因此,当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碰到一些与老师讲的不同的道德观念与行为时,往往造成困惑与不解,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已学的道德知识去判断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二)重道德认知轻道德行为

“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在古代,“德”又与“得”相通,“德者得也”,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把“德”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所谓“内得于己”,即反省自我,端正心性,使个人内心具有善之品性。所谓“外得于人”,就是在内心确立正直原则、端正心性修养的基础上,身体力行,使内心的正直原则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端正内心修养,并身体力行,即为“德”。可见,“德”是有鲜明的实践理性的特质的。在现实中,造成我们德育工作实效减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德育在很多时候是只重“知”,而不重“行”,或者说是忽视了“行”。德育知性化倾向的发展给我们的实践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大家长期来比较重视“知”和“说”,而忽视了“做”,因此,这就逐渐形成了一股“形式风”,只要你知道就行了,大家想当然地把“想”和“做”合而为一了。殊不知,想了未必做,做未必想了。

二、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人文方法探索

(一)理解

1、理解是主体由被动灌输走向主动体验的一种方式

“理解”被认为是人文科学方法观的一个重要代表形态。德育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同样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学生就无法窥视到道德教育的最本质内涵,也无法认识到德育对自己心灵、人生的精神指导意义,因此,也就无法达到我们德育的最终目标和宗旨。“理解”可与“善解人意”之“解”,以及“设身处地”、“体谅”、“将心比心”等语互训。在这一术语下所强调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沟通性行为。从方法观上看,理解是差异性的双方趋同统一的活动。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