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工商管理 > 技术经济学论文

探究如何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编辑:sx_songjm

2014-08-09

【摘要】精品学习网小编和大家分享如何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欢迎大家前来了解、查询。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探讨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5项原则;并初步描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经济学概论、信息技术经济学理论、信息技术经济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经济学应用四部分。本文对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框架;学科构建

Founding Science System ofInformation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Abstract:Follow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ur society has come into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ical society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lmost is sunk into every industry.The influence on economy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become much stronger. The issue betwee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is become more distinct. Based on this status, the authors ofthis paper analyse the necessity and imminence of founding the science system for informationtechnological economics. And the authors advance five fundaments of structure cre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Meanwhile, the authors describe the basic composition andcontents of the science system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including conceptions, the-ori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is a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system cre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Key words:technological econom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science framework;science foundation

一、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自20世纪90年代,人类社会开始迈入了信息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在全球各行各业得到应用。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更是席卷全球,几乎所有的行业和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每一次产业的提升和经济的规模增长几乎都是一次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和应用。笔者曾经利用技术经济学中的投资利用效果系数的计算方法算过,我国1996年~2005年间,信息技术的投资利用效果系数大约是全社会平均投资利用效果系数的2倍。而根据我国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先生介绍:我国信息技术的平均投入产出达到了1∶5~1∶10[1]。可见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信息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规律,为我国经济建设更好地服务。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掌握和可利用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多,这样,为了达到同一的预定目标,可以采用的信息技术方案也越来越多,如何最有效利用和比较评价这些信息技术资源,不仅涉及许多硬信息技术的技术经济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大量软信息技术的技术经济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碰到各种各样信息技术经济问题。比如,15年前,电报电挂是一种非常先进的信息沟通方式,为什么现在很少使用?“小灵通技术”作为移动通信技术,早已在发达国家淘汰,为何在我国却大有市场呢?而世界上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依星”,却为何最终破产了呢?再比如,我国目前移动通信技术都是采用GSM和CDMA技术,那还要不要发展3G技术呢?要不要批准3G牌照呢?从微观上看,同样也有这些问题,比如20世纪90年代我国著名大型企业“海尔集团通过信息化每年节省成本近8 000万元,而实达集团却被信息化闹得大伤元气,几乎破产”[2]。可以预见,在以后长时间内,各种各样信息技术经济问题还将越来越多,毫无疑问,我们不能简单地凭经验或者单凭技术的一般规律来进行处理。

可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迫使我们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然而至今为止,虽然有很多学者特别是国外的学者对具体的某些信息技术经济问题进行过研究,比如信息技术的分类分析、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信息技术产品进行经济性分析;具体某项信息技术产品效益的定性分析等;这些成果毫无疑问为我们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提供了参考,但由于这些是从属于其他学科的某一个具体问题的研究,不是“信息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从学科发展的范畴来说,这些成果还属于“混沌”状态,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专门研究信息技术与经济之间矛盾关系的发展规律的学科。因此我们有必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专门的信息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和应用体系;有必要创建一门技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信息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除了填补国内外学科空白,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建立还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它能科学地研究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种各样实际的信息技术经济问题,用于指导我们从多种信息技术方案中寻找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最佳方案,以保证通过最适当的投入实现最大可能的效益。

二、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说过,人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源于实践。对于一个学科的构建来说,也是一样,不可能来源于空想。任何一个学科的构建都是来源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应该符合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1.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的原则

信息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因此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科学是对现象进行观察、认知、描述、实验性的研究及理论上的解释。科学告诉我们,任何一门科学的形成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的,科学形成过程的规律大致上是: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的考察———科学假设的检验———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作为一门新兴科学的信息技术经济学,它的形成过程也要遵循这个基本过程:信息技术经济问题的提出———事实的考察———假设与检验———信息技术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2.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的原则

学科是指对同类问题所进行的专门科学研究,学科研究活动不断地导致新学科的知识体系系统化和再系统化。“学科学”②告诉我们,任何一门所谓的学科要成为真正的学科,必须遵守学科的发展规律。

近年来学科的发展规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这也对信息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和框架建立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原则:

(1)学科向交叉纵横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经济学是信息技术科学与经济学互相交叉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学科向经济方面纵深发展和技术经济学向信息技术领域横向发展的一门学科,所以它是双重形成的一门交叉纵横学科。

(2)学科的建立大都是以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和前提。信息技术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是由于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和对社会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因而在需求和目的上驱动了信息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3)学科的建立是由混沌走向清晰,从掺杂在其他学科里的“混沌”地位到从其他学科里分离“清晰”出来,屹立于众学科之林的过程。很多前期学者虽然对某些具体的信息技术经济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仍然属于一个混沌状态,因为并没有学者明确提出过信息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框架和理论方法体系。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就是要把信息技术经济学发展成一门内涵和外延比较清晰的独立完整的学科。

(4)学科发展的应用性得到特别加强。一门学科如果应用性不强,学科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应用学科,必须具有实用性,因此信息技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必须能够促进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这样才会有学科的生命力。

3.符合技术经济学发展规律的原则

信息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框架理应遵守技术经济学发展的规律,符合技术经济学的一般框架。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国家需要,徐寿波教授建议并负责起草了“技术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1963年被国家正式批准。将这个旨在进行“技术和经济结合研究”的新科学技术领域“技术经济”在《我国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列为全国七大科学技术领域之一(注:七大科学技术领域是:自然条件和资源调查研究、工业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技术、医学科学技术、技术经济、技术科学和基础科学)。随后,根据规划的要求,专门对技术经济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在1963年2月25日,于光远同志以笔名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加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一文;同年,徐寿波教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倡导“积极开展技术经济研究”。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揭开了我国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序幕。徐寿波教授在1964年率先发表文章讨论了“技术经济的研究目的、任务与方法”,为“技术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80年徐寿波教授出版了第一部技术经济学专著———《技术经济学概论》,标志着技术经济学理论方法体系的诞生。在该书中,作者认为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和经济矛盾关系的科学,同时作者还系统地论述了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内容、方法和步骤,提出了技术方案的经济衡量标准和技术经济比较原理等技术经济基本原理,并建立了技术经济计算方法体系等技术经济学基本方法及其应用领域。以上这些学科体系,作为技术经济学的子学科“信息技术经济学”很有必要借鉴。

4.满足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的原则

信息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与其他技术的发展规律不一样,因此,信息技术经济学的框架必须遵循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

信息技术的发展普遍遵循表象描述、信息反映、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控制的发展规律。这个多层次的基本发展规律也决定了信息技术与经济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发展规律。一般来说,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需要一定的经济做基础,需要一定的经济做条件,没有一定的经济投入很难获得先进的信息技术,经济的发展促进信息技术的进步;同时,反过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不断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就是一对矛盾统一的关系,既有相互促进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发生转化。在信息技术经济中,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往往体现为经济性,但不等于一定经济,经济性不好的信息技术往往比较落后,但不等于一定落后。任何信息技术方案必须放在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考察,必须考虑信息技术与经济的特殊关系。

5.比照相邻学科体系规范的原则

技术经济学发展至今,先后有很多个分支学科创立,其中比较突出的有能源技术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等。同这些学科一样,信息技术经济学也是技术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因而,在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框架时就有必要借鉴技术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框架。

徐寿波教授在他的专著《能源技术经济学》中,总共著有十二章,分别是“概论,能源的分类与作用,能源技术经济基本理论和方法,能源系统的技术经济理论,能源开发加工和转换的技术经济理论,能源运输、分配和储存的技术经济理论,能源合理利用的技术经济理论,能源有效利用的技术经济理论,广义节能的技术经济理论,能源平衡的技术经济理论,能源价格理论,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在能源技术经济研究中的应用”[3]。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能源技术经济学的框架基本上涵盖了“概论———理论———方法———应用”四个方面,除了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着重突出能源技术专业理论和方法,能源科学技术性比较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框架,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1.导论部分,提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相邻学科的区别;2.理论部分,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应该是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理论和边际理论;3.方法部分,包括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方法论的内容、农业技术经济和农业技术政策评价方法等;4.应用部分,包括在测定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中和在投资项目评估中的应用。”[4],由此可见,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框架基本上也是“概论———理论———方法———应用”①。

如果我们继续分析其他技术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框架,我们基本上还会发现,所有的这些相邻学科的框架大都遵循了“概论———理论———方法———应用”规则。因而,我们有理由把信息技术经济学的框架也定义为“概论———理论———方法———应用”四部分。

三、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概论、理论、方法和应用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构建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信息技术经济学概论、信息技术经济学理论、信息技术经济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经济学应用四个部分。

信息技术经济学概论包括信息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的界定,如信息的概念、分类和特征;技术与经济的概念;信息技术的概念、分类、特性、作用、发展规律与趋势等以及信息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目的、任务和内容,学科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等;需要特别指明的是信息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内容是学科体系中的核心基本概念。信息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学科的对象”[5]。从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是研究专门某一种矛盾,对于信息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来说,就是“研究信息技术和经济之间的矛盾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也可以简称为研究信息技术和经济矛盾关系的科学。”②

信息技术经济研究的目的就是从多种信息技术方案中寻找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最佳信息技术方案,以保证通过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信息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息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寻找信息技术经济的客观规律,寻找信息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合理关系,包括最佳关系和协调关系,具体的研究任务主要有:一是研究各种信息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和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二是从总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出发,寻找国内外信息技术(包括硬信息技术和软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信息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三是研究解决具体的实际信息技术经济问题,尤其是解决因素错综复杂,综合性很强,重大的信息技术经济问题,提出具体的结论和建议,以提供国家、企业作为制订各种有关信息技术发展战略、计划、政策法规以及实际工作的科学依据。

信息技术经济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除了研究信息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以外,结合实际,信息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内容很多,它们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加工、处理和应用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经济问题包括宏观信息技术经济问题、中观信息技术经济问题和微观信息技术经济问题。大致有下列研究内容: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