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2016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点

编辑:

1970-01-01

(7)唐

①贞观之治

从627年至649年,是李世民统治的贞观年代。在此期间,君臣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开创了唐代繁荣昌盛的局面,因而被誉为“贞观之治”。

②玄奘西行

玄奘是唐朝高僧,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西行前往佛教圣地求取佛经精义。玄奘从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并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完整记录下来写成《大唐西域记》,该书也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③武则天改唐为周

690年,武则天废掉唐睿宗,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④文成公主入藏

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

⑤鉴真东渡

唐朝时,高僧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

⑥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朝,平息了统治集团内部动乱,稳定了政局;任用姚崇、宋璟为相;重视地方官员人选。在唐玄宗的治理下。社会政治比较安定,生产继续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期,史称“开元盛世”。

⑦安史之乱

这场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

⑧黄巢起义

公元875年,王仙芝、黄巢先后在河南、山东起义。881年,起义军攻占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黄巢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统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

(8)五代十国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东京(河南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9)宋

①杯酒释兵权

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此次事件史称“杯酒释兵权”。

②澶渊之盟

1004年,辽发动了对北宋的大规模进攻,宋真宗御驾亲征,在澶州重挫辽军。双方开始了议和活动,经过反复磋商,于当年12月订立和议,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澶渊之盟”。

③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即位后,锐意改革,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显著成效。

④靖康之变

1126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于第二年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去,掠走了大批的文献典籍和珍宝器物,北宋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靖康之变”。

(10)元

①元统一中国

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亡,后元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自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和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促进了全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马可·波罗游历中国

马可·波罗是l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③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是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又因其烧香聚众,亦称“香军”。原属红巾军的朱元璋独树旗帜,1368年正月,在南京称帝,建元洪武,国号大明。

(11)明

①明成祖迁都

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正式迁至北京,改北京为京师,改应天府为南京,成为留城。

②郑和下西洋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③戚继光抗倭

明中期海防松弛,中国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倭寇的袭击和骚扰。为保护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戚继光受命抗倭。至1566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保证了边疆的稳定。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击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投降,郑成功及其后代收复台湾。康熙年间施琅攻克台湾,清政府设立台湾府。

⑤李自成起义

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已经发展到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新水平。

随着农民起义的不断发展以及东北满族的兴起与壮大,1644年3月,明崇祯帝吊死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今景山)。明朝灭亡。

(12)清

①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ll5年。

②文字狱

文字狱是指封建社会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皇帝和他周围的人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严重者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甚至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遭满门抄斩乃至株连九族的重罪。文字狱历朝皆有,但以清朝最多。

③册封****喇嘛

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帝接见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并赐予“****喇嘛”封号。康熙皇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同****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

④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8年12月,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共收缴英国鸦片2万余箱、美国烟贩鸦片1500余箱。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使禁烟运动达到最高潮。

⑤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奴役的开始,也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⑥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约两万人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动,它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其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几千年来农民的理想追求,《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⑦英法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人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英法侵略军到达圆明园后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烧毁了圆明园。

⑧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士,认识到先进的西方武器和科学技术对维护清朝统治的作用,掀起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以巩固清朝统治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是参与和提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⑨戊戌变法

1898年光绪皇帝接受维新派的变法主张,于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推行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各个方面的新政。以慈禧太后为首操纵着清廷军政实权的满清守旧派,坚决反对变法维新,于9月21日发动宫廷政变,幽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等变法六君子,废除大部分新政。变法新政只实行了103天就宣告结束,史称“百日维新”。

⑩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0年6月,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匈帝国八国联军30000多人,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l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俄、德、日、法、美、意、奥、荷、比、西11个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三)工业文明

1.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宣告清王朝****统治结束。辛亥革命****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易名《新青年》),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五四”运动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中国在巴黎和会中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等正当要求。但会议置之不理,还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的决定。消息传来,举国愤怒。5月4日,北京3000多学生汇集******前,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学生游行队伍行至曹宅,痛打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学生的游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支持,通过上海的罢工、罢市、罢课运动,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4.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5.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决定国共合作,而国共合作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党内合作。******一大的召开,标志着******改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统治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的新阶段。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

7.红军长征

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l934年lo月开始长征。l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8.“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之后中国东北全部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9.“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称丢失一名士兵,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史称“七七”事变,拉开了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

(四)现代文明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年一1956年)

(1)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2)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到1953年夏,美国干涉朝鲜内政。并把战火燃烧到中朝边境。为了保家卫国,中国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为动员一切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标志着总路线的最终形成。

(4)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部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3年起,我国全面展开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主要的所有制形式。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因而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9)香港、澳门回归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主权。

标签:教师资格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