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初中教师资格教育学第七章考试重点教学(上)整理

编辑:sx_yanf

2016-03-02

为帮助各位考生掌握教师资格考试考点内容,在此编辑为大家整理出初中教师资格教育学第七章考试重点教学(上)进行分享。

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6.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且呈现多样综合的特点。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为: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用知识

(5)检查知识

7.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8.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9.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0.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演示法

(5)练习法

(6)实验法

请各位考生仔细阅读初中教师资格教育学第七章考试重点教学(上),完善备考知识点,避免在考试中失分。

相关推荐:

2016年初中教师资格教育学第六章备考重点课程  

标签:教师资格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