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商学管理 > 商学观察

美对华互联网攻势升级 要求中国解释谷歌事件

编辑:sx_chengl

2016-06-06

美国白宫方面22日说,奥巴马对谷歌遭遇袭击一事感到“困扰”,他要求中国对安全疏漏做出“解释”。美国政府向中国发动的“互联网攻击”正在层层升级。这是一篇美对华互联网攻势升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1日发表题为“网络自由”的演讲,并在演讲中力挺谷歌、将中国列入“限制网络自由”的国家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就谷歌事件表明态度。美国白宫方面22日说,奥巴马对谷歌遭遇袭击一事感到“困扰”,他要求中国对安全疏漏做出“解释”。美国政府向中国发动的“互联网攻击”正在层层升级。

白宫:奥巴马要求中国政府“解释”谷歌事件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中国对谷歌遭到所谓袭击的事件“做出解释”。美国白宫副发言人伯顿(BillBurton)22日在“空军一号”上称:“就像奥巴马总统所说的,他仍然对谷歌网站在中国遭遇的网络安全问题感到‘困扰’。”

伯顿还特别提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1日的演讲内容:“如同希拉里所说,我们都在等待来自中国的一些解释。”

希拉里在发表题为“网络自由”的演讲中四次提及中国,她批评中国对网络信息进行管制,并呼吁中国对谷歌及其他美国公司受到的网络攻击展开彻底调查。在讲话中,希拉里大谈信息自由带来的好处,并不时对伊朗、朝鲜等国的网络使用进行批评。

专家:美国调整战略将与中国打“互联网牌”

与希拉里演讲仅相隔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就通过白宫表明态度,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国际问题专家余万里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对美国政府有关动作感到“惊讶”。谷歌事件从一个商业问题已经上升到了美国政府的层面,并且其最高领导人都已表态,说明美方大有在互联网问题上“大动干戈之势”。

余万里认为,美国政府目前的种种动作可能得出两种逻辑判断。其一是源于一种“意识形态的冲动”,想借谷歌事件小题大做。其二,在互联网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可能已成为美国政府一个“战略上的、有计划的行动”。

他说,美国以前很少在互联网方面责难中国,这次美国政府借谷歌事件“闹得这么大”,说明美国未来可能在战略上做出调整,“与中国主动打互联网这张牌”。余万里提醒,美国如若挑起中美间的新战场,对中美关系的大局势必产生影响。

中国互联网成就不容抹杀

中国外交部22日表示,美方指责中国的互联网管理政策,影射中国限制互联网自由。对于这种违背事实、损害中美关系的言行,中方坚决反对。外交部表示,中国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也是互联网发展最活跃的国家,中国宪法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推动互联网的发展是中方的一贯政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84亿,与2008年年底相比总长8600万,年增长率达到28.9%,网民数量进一步创造历史新高。网站数量达到323万个,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网上交流也十分活跃。据统计,中国现在有论坛上百万个、博客2亿多个,每6个中国人就拥有1个博客,网民每天新发布的博文超过400万篇。

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也在22日所撰写的文章中说,“短短15年间,中国互联网发展达到如此规模和水平,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这充分说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环境是好的”。他写道,试想,如果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不好,怎么可能成长出众多知名互联网企业?如果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不好,微软、雅虎、思科等境外互联网大公司又怎能从中国市场获得可观的利润呢?

依法管理互联网是国际惯例

不可否认,朝阳产业的互联网在带来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网络传播淫秽色情内容、鼓吹民族分裂等现象也屡屡显现,这也成为国际社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涉及个人隐私、政治等问题时,依法管理互联网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外资企业都应该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公众利益和文化传统,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据《纽约时报》报道,在韩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谷歌都因违反规定而引发争议。2009在韩国政府出台规定要求用户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注册后,谷歌对其当地版YouTube视频服务用户上传材料进行了阻止。在意大利,四名谷歌高管因侵犯他人隐私而受到指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近日也表示,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网上舆论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切实引导好网上舆论,是维护网上信息安全的重大举措。

王晨表示,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互联网运营企业、各类网站都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工作,自觉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健全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好了,这篇美对华互联网攻势升级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返回了解更多商业视点的内容。  

及时了解更多关于商学观察的知识,请关注精品学习网商学观察栏目。  

标签:商学观察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