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商学管理 > 管理实践

未分配利润怎么计算【计算方法】

编辑:sx_zhanglz

2017-09-23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大家知道未分配利润是怎么计算的?只有复习足够扎实才能保证好的考试成绩,相信大家只要掌握好这些内容一定可以在复习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会计处理上,未分配利润是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核算的,“利润分配”科目应当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核算。

1、未分配利润期末结转的会计处理

企业期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的贷方余额为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同时,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结转后“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就是未分配利润的金额;如出现借方余额,则表示未弥补亏损的金额。“利润分配”科目所属的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2、分配股利或利润的会计处理

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借记“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科目,贷记“股本”科目。

3、未分配利润弥补亏损的会计处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既有可能发生盈利,也有可能出现亏损。企业在当年发生亏损的情况下,与实现利润的情况相同,应当将本年发生的亏损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科目,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利润分配”科目的借方余额,即为未弥补亏损的数额。然后通过“利润分配”科目核算有关亏损的弥补情况。

由于未弥补亏损形成的时间长短不同等原因,以前年度未弥补的亏损有的可以以当年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有的则须用税后利润弥补。以当年实现的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结转的未弥补亏损,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账务处理。

4、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会计处理

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的股票股利,并在工商部门办理增资手续后,借记“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科目,贷记“股本”科目。 投资企业收到股票股利时,并没有增加资产或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也没有增加。虽然所收到的股票有市价,但这种市价已存在于原有的股票市值中,在除权日,会由于派发股票股利而使开盘价格降低,即使以后市价有可能回升,但在股票未出售前,亦属于未实现的增值,根据收益实现原则,不能将股票股利确认为收益,因此投资企业收到股票股利时不用作会计处理,只需在备查簿中登记所增加的股数。

下列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八)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

【案例分析1】

昌盛有限责任公司由甲、乙、丙三个自然人投资设立,投资比例为5:3:2。为了扩大资本总额,2009年末股东大会决议并经验资和工商登记,用企业未分配利润600万元转增资本。 账务处理如下: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600 贷:实收资本——甲300 实收资本——乙180 实收资本——丙120

股份制企业用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红股数额,应作为个人所得征税。因此,甲、乙、丙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股东甲应纳个人所得税=600×50%×20%=60(万元) 股东乙应纳个人所得税=600×30%×20%=36(万元) 股东丙应纳个人所得税=600×20%×20%=24(万元) 上述税款由派发红股的昌盛公司代扣代缴。

经典习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委托证券公司发行股票1 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8元,向证券公司支付佣金500万元。该公司应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的金额为(  )万元。

A.6 450

B.6 500

C.6 550

D.6 600

2.下列项目中,能同时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是( )。

A.出售无形资产取得的净收益

B.接受投资者的投资

C.实际发放现金股利

D.股东大会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3.某公司“盈余公积”科目的年初余额为2000万元,本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为1850万元,任意盈余公积为900万元,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1000万元。该公司“盈余公积”科目的年末余额为(  )万元。

A.3750

B.2850

C.1900

D.3850

【看这里~】

要是大家有兴趣的话,请关注精品学习网管理实践-财务;同时精品学习网管理实践栏目整合了我们为大家准备的商学分类,都可以来体验一下哦~~

标签:管理实践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