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商学管理 > 管理实践

失败者与幸存者:滴滴阴影下的拼车市场

编辑:sx_gongy

2017-04-20

“拼车”这个名词是创业者们追逐的热点。伴随着共享经济思潮在国内的流行,在2014年前后,一系列的初创企业开始学习Uber和Lyft的经验,为用户提供着便捷的出行服务。滴滴阴影下的拼车市场

出行在中国无疑是个万亿级的市场,所有人心怀野心。在这个市场尚未被一统前,玩家们各出奇谋,都希望能够尽其所能地拿下多一点的份额。

滴滴在2015年的入场改变了这一切。当年6月,滴滴正式推出了基于“共享出行”的“顺风车”服务,正式进军拼车市场。在巨头的力量下,市场的平衡顿时被打破,不少拼车公司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把子弹都打出去”

“我们就像被钉子钉住,根本不可能翻身。”

杨洋还记得当初公司解散时的情景。

“整体的服务在2015年6月基本停止了,之后,我们还留着一两个员工在负责财务工作,一些后台员工还在进行大体的维持。但其实大部分员工就是在公司里看看电影刷淘宝,管理层也不干涉了。”

杨洋是这家拼车服务提供商“爱拼车”的联合创始人。在他的带领下,爱拼车曾经达到过一天30000订单的高峰,也曾经从投资方拿到过前后合计近千万美元的融资,但这都不足以让爱拼车在滴滴的阴影下生存下去。

2015年5月25日,爱拼车向用户推送停止服务通知,正式宣称:由于各种原因,爱拼车将于近期停止服务。

谈起这段创业经历,杨洋更多的是惋惜。

他告诉记者,自己从2013年5月前后就开始筹备爱拼车这个创业项目。在这之前,杨洋曾经在阿里做过相当一段长时间的销售工作,并一直做到了大区负责人的职位。

“移动互联网那时候的爆发让我开了眼界。”杨洋说。他始终对前沿的科技趋势保有着一种敏感,早在2005年,他就看中了阿里的发展潜力,“那时候可没什么企业对互联网有感觉。”

带着这个想法,杨洋和他的团队在2013年9月正式成立了爱拼车。起初,他们对于拼车的线路规划做了不少运算:信息是单发还是双发?乘客和司机之间的路线怎么搭配合适?杨洋想通过一个尽善尽美的产品获得用户和投资人的青睐。

万事开头难,但爱拼车的起步还算不错,很快,它们就从一些投资机构手中拿到了几百万美元的投资。得到了弹药补充后,爱拼车也开始注重地推。杨洋说,最多的时候,爱拼车的地推团队大约有150人,遍布北上广深杭五座城市。另外,它们也开始向用户提供小规模的补贴。

但滴滴和快的的合并彻底搅乱了爱拼车的前进步伐。

2015年的情人节,滴滴、快的两家行业巨头合并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互联网。看到这个消息后,杨洋的第一反应是“公司没戏了”。

“就连快的这样体量的公司都打不过滴滴,那我们的希望就很渺茫了。”他说。

定下神来后,杨洋很快制定了爱拼车之后的发展计划:尽可能地把手上的子弹全打出去,在巨头出手前,尽可能地做出点成绩,之后哪怕是被合并也没有关系。

标签:管理实践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