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九)

编辑:

2014-08-02

6.2008年6月19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设立的“紧急保护羌文化遗产四川工作基地”在成都正式挂牌成立,此举意味着抢救羌族文化遗产的工作在四川全面拉开。与此同时,“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研讨会也同日举行,与会专家共同为抢救羌族文化出谋划策。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呼吁专家学者紧急行动起来,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

20多位北京、四川的专家学者在“紧急保护羌文化遗产四川工作基地”,将长期进行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目前他们当务之急是深入灾区调查了解最有代表性的传承人生存状况,尤其是培养基层研究羌族文化遗产的后备力量,并前往羌族灾区进行非物质遗产的抢救性采录和收集,着手编制《羌族文化读本》。

7.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圜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2009年5月26日,记者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该项目已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申报表。目前“端午申遗”已进人初评阶段。

据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朱林飞介绍,本次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汩罗市的“泪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申报材料由三省联合“打包”。去年10月,受文化部委托,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据悉,以上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已于2006年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龙舟竞渡等,各地活动略有不同,尤以湖北省秭归县、黄石市更具典型性。这也是为什么“端午申遗”工作以湖北为主体的原因。

按照相关规定,每个国家每年只允许向联合国申报一个“非遗”项目,端午节在去年首次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也是我国去年惟一的世界“申遗”项目。

此前,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先后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8.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珍贵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挖掘、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凝聚的深刻内涵,将其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有益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进行认真梳理,有益于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有益于增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

以昆曲为例,昆曲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内涵丰富,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百戏之师”、“中国戏曲之母”。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昆曲发展形势严峻。1986年,文化部成立了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中央财政多次拨专款扶持昆曲事业,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纷纷成立专业昆曲剧团.中国香港、台湾以及海外华人地区也有众多的昆剧业余团体,江苏省苏州市还成立了昆曲博物馆,自2000年起连续承办多届昆曲艺术节,并将普及昆曲知识列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大力培养昆曲艺术人才。2001年5月18日,经我国政府积极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已超越了国界和民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精神财富。

9.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T作稳步推进,有序开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非常重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文化发展纲要,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建设文化大省重要内容,在保护机制建设、地方政策法规制定、经费投入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0.为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文化部以部长令的形式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权利、义务及管理作出具体规定。浙江、上海、宁夏等省(区、市)较早出台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并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给予了补助或津贴。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逐步展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在“十一五”期间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较为集中的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2007年6月9日,文化部命名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试点——福建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规划》正在加紧论证,即将出台实施。厦门、泉州、漳州3市也根据本地情况相继出台了本市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规划》。2008年1月8日,文化部命名了第二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正在加紧编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施办法》。青海省计划对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地区文化生态进行全面保护,目前《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已制定完毕,正组织进一步论证。《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正在组织论证当中。广西、海南、浙江等省区也在积极探索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建设呈现良好态势。建立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既能有效地保护普查工作中收集、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又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以集中保护和展示,充分发挥对青少年和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河北、云南、贵州等省(区、市)共建立专题博物馆363个、民俗博物馆241个、传习所359个。广东省现已建立木雕艺术、粤剧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40个。江苏省苏州、无锡、扬州、南通、镇江等市建立了专题博物馆、民俗馆、传习所共67个。这些形式多样的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对于建立科学有效、可持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11.“在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比民间积极,民众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保护力量都是外加给他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认为,如何增强民众的自发性和自觉性是个大问题。而要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根本。

“只有了解。才‘能热爱。”但是目前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太少了。在5月23口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开幕大巡游中。那美得难以形容的彝族歌舞令人如痴如醉,但记者随机问到的十几位中学生都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表演。刘锡诚说,正是因为我们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才会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欢呼雀跃,而对自己的民族节日逐渐淡漠。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合忠说,现在各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非常高,各级政府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一些地方也存在着重申请、轻保护,重形式、轻内涵的倾向,仿佛只要一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万事大吉,文化遗产仿佛因此就会自动保存起来。一位专家说,许多地方都是从经济的角度看待文化遗产,“伸手要钱比谁都积极”,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重视、保护得不够。

苑利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坚持民间事民间办的原则。他说:“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各级行政部门可以越俎代庖,这种行为不但会严重挫伤民间社团组织保护遗产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因不了解文化遗产传承规律而将活生生的民俗变成千篇一律的‘官俗’。”他强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众才是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而我们至多只能算是热心负责的“管家”。“民间事民间办”不但会最大程度地调动民间社会的积极性。节省政府的开支,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住民间文化的本色。

1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表示,我们现在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节庆文化,重点就是追求“原汁原味”,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这需要政府和民众共同努力。年轻一代首先要重新认识民族的历史,认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化遗产,不要让祖宗的遗产在这一代消失,然后,才是保护它、传承它,发扬光大。这恐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标签:申论模拟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