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考言语“大变身”

编辑:sx_bij

2014-04-15

2014年云南联考如期而至,言语理解与表达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今年云南省的联考可谓是“大变身”共40道题,首先是从排版上来看,摒弃了传统的逻辑填空全部题放一块的排版方式,而是所有题型打乱顺序,随机排列,这也给考生辨识题型带来了一些不便,不利于考生快速做题,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各个题型的数量变化和考察重点发生了巨大改变,所涉及到的题型主要有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细节理解题、标题添加题、排序题、结语推断题、逻辑填空。

一、逻辑填空题量上升

此次逻辑填空为21题,超出了“半壁江山”成为主导,可见命题人对于报考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同时也在选项布局与选词设置上提升了考试难度。其中单纯考实词辨析的就有12题,单纯考成语的却只有3题,实词和成语混搭的有6题,颠覆了往年以“成语”考察为重点的格局,实词其实也是考生的“老大难”,这种题不仅仅考察考生对词语的理解,更加注重对语境的把握,要是死记硬背词语的意思不知道如何分析语境,在这次考试中是很吃亏的。

1.【2014年云南联考第41题】现在,很多保健品的广告做得很好,但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必要买这些东西,其实很多保健品在研究时并未做过_______调查。并不知道哪些营养素是大家普遍缺乏的。服用未经这样的调查就开发出的保健品。对消费者来说完全是一种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地 伤害 B.科学 浪费

C.跟踪 欺骗 D.严格 误导

1.B【解析】根据文段语境,卖保健品前厂家应该要调查清楚“哪些营养素是大家普遍缺乏的。”这体现出的是“科学”性,要遵照“科学”的用量来制造保健品,因此第一空应该强调的是未经过“科学”调查。第二空,根据“服用未经这样的调查就开发出的保健品。”就是本来不缺乏,吃了就会造成“浪费”,完全没有必要。因此选择B。

二、意图判断题成“新宠”

纵观整套试卷,主旨概括题让位于意图判断题。13年云南联考有10题是主旨概括,5题是意图判断,而14年云南联考意图判断题量明显上升,共9题,主旨题却降为4题,更加注重对文字材料隐含信息的理解,考生不仅要理解文字材料的表面意思,还要合理的引申推断,难度有所增加,而且文字材料字数多,单纯用关联词语法是很难快速选出答案的,而用行文脉络法则比较容易快速找到文段重点,并进行合理判断。

2.【2014年云南联考第33题】默读电视新闻、广告和节目文稿的人,比观看电视节目本身的人能记住和回想起更多信息;你鄙视某杂志的价值原则,仍可以津津有味地读它,如果电视节目出现这种情况,你就看不下去,赶紧换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不同意的观点上,就不太可能行进反思,实际上对一切东西的质疑都将更为稀少。把两个书面记录摆在一起看,很容易发现不一致处。甚至能很容易地辨别出信息之间权威程度的差别;比较两个视频报道就比较麻烦,在被要求从两个互相冲突的电视报道中加以选择时,观众要么依靠直觉,要么依靠他在观看之前相信的东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阅读文本比看电视更助于思考

B.信息接收途径影响人的行为习惯

C.电视有可能使人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D.喜欢阅读的人比爱看电视的人更冷静

2.A【解析】整个文段呈总分结构,第一句提出了“默读电视新闻、广告和节目文稿的人,比观看电视节目本身的人能记住和回想起更多信息”的观点,后面的内容都是对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解释说明,第一句是文段的主旨句。对其同意替换的就是A,B选项“行为习惯”太宽泛,并且主体错误,CD无中生有。故本题选择A。

三、其他题型“稳中有变”

13年的考试题型当中,细节理解题考察比较稳定,有3题,难度不大,只要考生注意找到对应的句子,就能够快速选出答案,标题填入、语句排序、下文推断各一题,难度适中,用平时老师所教的方法就能够选出正确答案,只不过下文推断题稍微有些绕,考生要在理解文段的基础之上再做判断方能做对题目。

3.【2014年云南联考第48题】你肯定听过这种理论:左撇子的右脑运作比较活跃,因此更为感性,具有艺术天赋;右撇子则充分锻炼了左脑,因而擅长逻辑思维,性格更为理性,这个观念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有些父母或教育者煞费苦心地让孩子平衡左右手活动。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谈论的是:( )。

A.左右脑为何存在分工

B.左右脑如何协调工作

C.左右脑分工不同的例子

D.左右脑未必存在明确分工

3.D【解析】文段开篇援引了一种理论,即认为左撇子和右撇子的大脑存在不同的分工,但是从最后一句话“这个观念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有些父母或教育者煞费苦心地让孩子平衡左右手活动。”可以看出作者对左右脑存在明确分工这一理论持怀疑态度,因此接下来文段也是围绕着“左右脑未必存在明确分工”展开论述,正确答案为D。ACB都不符合作者的观点,接下来就不可能谈论“为何分工”“如何分工”“分工例子”的问题。

总体来讲,今年云南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较去往年难度上有所加大,题型有跟国考接轨的趋势,除了重点考查考生准确、得体的遣词造句的能力,更加大了对阅读材料隐含信息的推断理解能力,所以考生要在此次省考中脱颖而出,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