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申论 > 申论热点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必须关注的两大申论热点

编辑:qinh

2010-11-04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正在紧张的进行中,如何辨别申论热点是考生高度关注的问题。 从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来看,申论热点都与当前的时事热点紧密相连。如: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生态文明问题。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考查了工业、农业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进行的,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比较严竣,工厂倒闭频发,工人失业剧增,而我国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等。而农业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重中之重的。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海洋的生态文明问题。在经济背景下,从如何实现经济循环发展。

针对这一特点,华图分析社会公平正义及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极有可能成为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命题热点。以下是关于这两大热点的分析。

一、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我国的收入差距则在明显拉大,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小部分手中,人民群众对此不满情绪日益剧增,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收入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集中体现在收入分配领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内容

我国现阶段要实现的社会公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缩小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问题。

意义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的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却日益突出,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注重公平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措施

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我们更应该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在重视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问题

背景

当前,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休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分配格局日渐失衡,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缩小贫富差距、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十分迫切,收入分配体制亟需改革。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今年党和国家重点所提及的问题,******总书记和******总理在很多场合表示加强收分配体制改革,目前方案正在制定过程中。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国务院总理******在2010年两会期间谈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时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意义

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缩小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休间的收入差距。一方面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把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另一方面,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从而保证人民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还有利于人民充分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有利于我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措施

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一方面,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使劳动报酬增长不低于、甚至应略高于经济增长和企业收入增长。另一方面,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既要充实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又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完善企业管理层薪酬制度,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加强对高收入的税收调节,促进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化。

另外,从整体全年的时事来看,教育公平问题,体面劳动问题,文化软实力问题,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热点,考生也应进行相应地关注。

 

标签:申论热点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