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有哪些值得注意

编辑:sx_wuzx

2015-11-13

在2016上海公务员考试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小编为大家准备好了关于2016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有哪些值得注意文章,详细信息请大家看下面的文章,祝大家在学习和考试中顺利。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备考建议:2015年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部分总题量为25题。考查题型包括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三类。

1。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部分注重对实词和成语的考查,涉及少量关联词。因此广大考生需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多积累一些常见的实词与成语,夯实基础知识。另外,要想答好选词填空,还需要考生注重在平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事理分析能力。

2。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的考点集中在主旨观点型题目和细节理解型题目,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注重提高迅速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抓住材料关键,快速找到破题点,得出正确答案。

3。文章阅读

文章阅读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甄别细节的能力要求较高,对此考生应注意平时多加练习。

4。语句表达

上海语句表达部分考点繁杂,其中病句辨析、成语使用、语法为常考考点,而古汉语相关考点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考生的言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考生一定要在日常备考中加强积累,方可在考试中占得先机。

二、判断推理能力

2015年判断推理能力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分为科学推理、定义判断、图形推理和分析推理四种。

备考建议:

1。科学推理

科学推理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原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题目对于多数考生来说难度较高,且需要花费时间较长。然其多数题目以基础知识为主,为此,考生要拿下这一部分,就要在平时多注重对生物、化学、物理基础知识的积累。

2。定义判断

在研究真题、勤做练习的同时,了解定义判断的解题基础,掌握常见的要点类型,在确定定义要点时能够找准、找全,熟练运用解题方法,快速找到或总结归纳出要点,准确解题。

3。图形推理

熟悉图形推理所有题型,认识各种题型之间的差异及相应的解题思路。明确图形推理的常见考点及规律,掌握图形推理的分析方法,灵活运用特征分析法、求同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位置分析法,从整体上把握图形推理的解题思路。

4。分析推理

可能性推理的重点在于分析论证结构,考生需要牢记论证的相关知识以及常见的论证类型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掌握针对各题型的解题方法。

必然性推理属于知识性和规则性较强的题目,考生需要熟记直言命题、复言命题及假言命题的相关逻辑知识。

智力推理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相对的变化也较多。因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此类题目并不需要基础知识的积累,关键在于找到快解方法,即解题的突破口。

三、数理能力

备考建议:数理能力包括数学应用和资料分析两部分,共25题。

1。数学应用

熟悉数学应用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深入了解每种方法的使用条件与应用要点。常做真题和模拟题,限时作答,不断总结,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2。资料分析

首先关注题源,锻炼自己的快速阅读能力。资料分析材料主要涉及经济、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科教文卫等方面,资料主要来源于权威机构的统计公报、分析报告、行业统计、热点时事相关新闻等。考生要对这些题源进行关注,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对数字的敏感度。

其次加强速算能力的培养。认真学习相关的速算技巧,以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快速解题,在最后的时间中能够大大提高资料分析得分率。

四、常识应用能力

2015年,常识应用能力总题量为30题,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时政、法律、人文历史、管理、经济、公务员、科技生活、公文、上海市市情等。

备考建议:

1。重视平时积累。常识应用能力题目以基础知识为主,虽然题目设计灵活多样,但最终不会脱离基础理论知识这根主线。

2。关注时事热点。常识应用能力的题目往往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考生应多关注时事动态,特别是近几年党和中央的重要会议,如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等,都成为了常识应用能力部分的重要考查对象。

五、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主要考查共有20题,主要考查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涉及法律、上海市市情、管理、公文等方面。

备考建议:

1。立足材料。考生必须在立足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准确运用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公文、党史、国情、人文等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2。积累理论知识。上海综合分析能力题目的考点体现了较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必须积累知识,平时多在理论知识上下功夫,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提高实战能力。

2016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了,您可以在精品学习网公务员频道选择您需要的信息,愿您能学到很多所需要的知识。

相关推荐:

上海2016公务员行测指导——类比推理必会的三个要点

2016年上海公务员行测备考指导——抓住隐含信息最关键 

标签:行测指导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