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加工要点常见误区

编辑:sx_wuzx

2015-11-03

我们常说,申论在备考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小编为了能够让您备考时更加节省时间,特地为您整理了2016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加工要点常见误区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大部分人在进行申论作答时会将步骤分为四步:一,仔细审题,获得作答思路;二,回归材料,寻找答案要点;三,将所找到的要点进行加工整合,使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四,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规范书写。在中公教育专家的教学授课实践中,发现许多考生均在第三个环节——加工要点处存有不少误区,以下为大家简要分析。

许多考生在对要点进行加工时总是陷入一种“选择困难症“,对到底运用什么样的标准对要点进行整合归类迷惑不解,更有甚者想当然地以“自我”为中心,想怎么分类就怎么分类,有时甚至会将简单的材料要点弄得十分复杂,最终必然导致判卷人难以迅速获取要点从而得不到分数。

其实,如何对要点进行加工整合,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加工整合均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按照题目提示;二是遵循材料自身特点。

比如:“请运用‘推拉理论’分析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

这个题目,“推拉理论”是说人口流动的原因由三个因素影响——拉力、推力及中间障碍因素,本题中要求运用此理论来分析原因,就是要求考生在最后呈现答案时应将从材料中找到的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诸多原因按“拉力”、“推力”、及“中间障碍”因素三类进行分类总结。

当然,题目中有如此明显提示的情况毕竟少见,更多时候,我们需要遵循的是材料自身的特点。

比如:“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

这道题在材料中寻找要点时会发现要点有非常明显的主体重合情况——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企业、政府、商会协会各司其职,所以此题按照不同主体将要点进行整合就是非常简单而直接的。

再如:“概括韩剧、美剧对外输出的成功经验。”

这道题同样是题目没有提示,需遵循材料自身特点的情况。但此题材料要点呈现非常清晰且简单,要点数目也较少,且题目中也未作出类似“逻辑清晰”、“概括力强”等要求,则不需人为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只需将要点找出进行罗列即可。

2016年上海公务员考试将在12月份开始,希望精品学习网为您准备的2016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加工要点常见误区符合您的需要,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2016年上海公务员申论考试指导——申论文章写作五“要” 

2016上海公务员申论技巧之文章写作的表述方式方法 

标签:申论指导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