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1)

编辑:sx_liss

2014-11-06

又到一年国考季,同学们开始准备了吗?欢迎阅读2015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1)

中国目前的教育资源存在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地区之间(主要为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其中城乡教育不均衡更为严重。

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尤其以我国东西部之间的教育差距最为明显。据《中国新闻周刊》第7期报道,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10年全国普通小学生人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最高的北京市达到5836,99元,最低的贵州省仅为579,26元,前者是后者的十倍多。

近几年,我国城乡之间、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优秀师资分配不均的问题有所改善,但优秀师资集中在发达地区、集中在少数名校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全国人大代表、TC1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2014年两会前调研发现,占70%人口的农村,800多万乡村教师在承担着6000多万学生的基础教育工作。中西部9个省份,3万多所乡村小学班级与教师比平均仅为1:1,34。“条件差、责任大、职称低、机会少”是李东生对乡村教师现状的12字概括。

比乡村教师数量不足更为严峻的问题是,优秀教师的流失使农村孩子很难得到好的教育,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随之进一步扩大。

J镇是一个经济文化重镇,其教学质量在该地区小有名气,镇上因出过10多个博士而有“博士之街”之称。全镇有2所中学,32所小学,其中5所学校承担了省属教研课题,3所学校承担了市属教研课题。可是2003年春天开学时,镇上的初中一下走了8个公办教师,11个代课教师,走的都是教学骨干,无异于釜底抽薪。村办小学的教师流失了77个,接近全镇小学教师的三分之一。由于老师大量流失,一些学校已经不能正常上课。

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农村很多学校,外语、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一些课程无法开设。一些老师往往是全才全职,什么课程都教,很难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据相关报道,武汉新洲区的三店街,教师不是超编,而是缺编。50岁以上的老师比重偏大,因为学校工资低,优秀的老师和毕业生都不愿意去。一般说来,农村高级教师每个月工资才1000多元,一般的老师只有600多元,民办的代课老师只有200多元,有些教了30多年的民办老师只有500多元。受城乡经济和生活水平差异的影响,大量农村教师向城内流动。特别是在一些西部山区学校,年轻有为的教师往往都留不住。尽管如此,很多想要进来的毕业生还进不来。一方面主要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尽量往城里调。随之就出现了自雇“代教”现象,而由于工资待遇较低,往往是一些高中毕业或非师范毕业生从事“代教”工作,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学校宁愿增加代课教师。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滑坡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除此之外,“寒门难出贵子”的问题。在招生领域也表现得尤为突出。据前几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占17,6%,比1990年减少4,1%。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占16,3%,比1991年减少2,5%。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农村大学生占22,3%,比1990年减少5,7%。寒门学生难上重点大学,成为教育失衡的最真实的写照。因而,对其进行救济应成题中之义。

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继续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实施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通过上述三项措施,预计2014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将比去年增加10%以上。

造成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日益下降。根本上还在于教育资源投入的二元结构下,出现了厚此薄彼的严重失衡,当城市学校致力于建设文明校园、示范性学校时,部分贫困地区农村学校还处于解决无危房等问题上。这最终使得农村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了城市孩子一大截。

教育的均衡发展不能只走“输血”的路子,实现自我造血才是终极途径。

除此之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外来工及其随迁子女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这些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并未完全实现。对此,2014年4月18日,北京市出台了《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非北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五证齐全”通过审核后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并到居住地所在区县教委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

“给定资料”揭示了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10分)   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

ps: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总结】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5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1),祝各位一举成功!

相关链接

2014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练习题

14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 

标签:申论模拟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