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大纲解读

编辑:sx_liss

2014-09-12

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大纲解读

《大纲》中有关申论的部分摘录如下: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申论试卷重点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内容主旨,全面分析给定资料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内容主旨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条理清晰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申论测查的四类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申论能力测查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是考生作答申论试卷的基础所在。如果不能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重点含义,那么作答申论可谓是无从下手。从《大纲》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来看,重点在于如何把握“内容主旨”。辽宁省近年来申论作答字数一般稳定在7000字左右,由7—9段给定资料组成,命题人为了增大考试的难度,会把材料之间的逻辑顺序打乱,这就需要考生通过阅读理解,整理出一条完整的逻辑主线。虽然申论命题可能是围绕“某一个或者几个社会问题或者现象”展开的,但是在近几年的省考中,所有材料都是围绕1个社会问题,只有在09年国考中,出现了2个社会问题。所以,申论材料的主旨一般只有1个,考生只需从错综复杂的材料中,整理出一条逻辑主线即可。反映到题目上面,题目通过对内容主旨的提问,考查考生是否能够理解给定资料,从而达到测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所以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跟命题人的思想、把握命题人的脉搏、正确理解命题人的意图,这是作答申论题目的基础,也是申论大作文立意的关键所在。

专家备考指导:在作答申论试卷时,如果先读资料后看题目,并不是最科学的答题方法,可能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和要点的遗漏。科信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日常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养成先看题目的作答习惯,带着问题看资料,通过对问题的阅读,可以迅速找出材料涉及的问题,也就是整篇申论材料的逻辑主线。然后在阅读材料时标出相关信息点,有利于作答时要点的汇总和整理,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在答题纸上列出基本提纲,确保要点的齐全和逻辑顺序的清晰。

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申论考查中最重要的一个能力,也是众多考生所欠缺的一个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在辽宁省考大纲中只有简短的一句话“全面分析给定资料的各个方面”,但是其中包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这里的难点在于如何分析出材料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这是对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综合分析是建立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的,体现出的是一种更高的能力要求。全面、综合地分析,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理解其内在含义之后,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现象上升到理论高度,找到现象背后的规律性的整体特征,在申论命题中的体现就是让考生谈谈对某个问题或现象的看法,对某个观点的理解等等。综合分析能力是基于归纳概括能力之上,属于一个深度概括,需要考生运用自身的经验对问题进行思维加工,所以作答时切忌就是论事,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观点,对问题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者评价。

专家备考指导:综合分析题可以说是现今申论考试的必考题型,题目只是测查能力的一个载体,综合分析能力对于从事机关工作可谓是至关重要,这是日常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工作中正确决策的重要保障。综合分析题,出题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分为“观点型分析”、“词语解释型分析”、“启示型分析”“关系型分析”、“评论型分析”五大类,虽然题型较多,但考生在备考中只需要记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基本作答逻辑,也就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作答,以不变应万变。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申论给定材料是相对消极性的,所谓相对消极性,就是给定材料涉及的一定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一定是能够解决的。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在综合分析能力基础之上,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和界定问题,再针对问题,针对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或办法。如果材料中有对策,我们可以引用,如果只有问题和原因,则就需要考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或者实际体验,针对问题、针对材料,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同时在作答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题中所给出的身份限制,所提对策符合身份要求。这是对考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测查。考生要注意自己的观点和思路等要源于材料,是在把握内容主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能想当然,不能盲目套用万能对策。

专家备考指导:因为申论给定材料是相对消极性的,必然有问题的存在,所以申论作答的立足点就是“解决问题”。而发现和解决问题更是我们日后工作中的重点,我们必须秉持着“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的指导思想来开展工作。而现在的命题趋势是提出对策面试化倾向,也就是直接可以从材料中得到的对策越来越少,这就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在备考阶段要重点关注政府政策文件,如《十八大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及《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在把握大政方针的基础之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文字表达能力:众所周知,申论考试虽然是主观性测试,但是它确是有客观的评分标准的,也就是俗称的踩点给分。踩点给分,前面几个题型,对于考生的文采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洁流畅。而大作文写作,文字表达能力就是重中之重,考生需要有一定的语言驾驭能力,才能写出生动且文采飞扬的文章。大纲中明确要求将答案“准确流畅、条理清晰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对于作答申论至关重要,我们在找准找全要点之后,必须按照相关逻辑顺序,用文字在答题纸上面讲我们的思想展现出来。因此,在作答申论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使用严谨、规范、标准的机关用语,切记出现作答口语化倾向,使语言生动流畅、言简意赅、有灵魂。

专家备考指导:很多考生现在面临着一个问题,不会使用标准表述。文字表达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考生多读、多背、多写。多读,读什么?读《政府工作报告》,读领导人讲话,培养语感。多背,背什么?在读的过程中,发现好的文章、好的段落、好的句子,要摘抄在笔记本上,尽量背下来。多写,写什么?写短评,对社会上最新发生的热点事件,写一些简短的评论型文章。相信大家在复习备考中,只要做到这几点,申论得高分并不是什么难事。

考试重点信息    1.申论为主观性试题。

主观性试题的特点就是试题形式很灵活,不像行测考试,必定是“ABCD”选项中的某一个。虽说是主观题,但是申论的判卷确是有客观标准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采分点。阅卷人在阅卷的过程中按照相关采分点来进行判分。同样,申论作答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问题的问法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比如说综合分析题,无论是“观点型分析”,还是“评论型分析”,亦或是“启示型分析”。考生只需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作答思路即可,在复习备考中,不要被各种新奇的题型所吓倒,要抓住、抓好题目间的内在的规律,将困难各个击破。

2.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这三个部分,大家重点关注的一定是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关于注意事项往往为大多数人所忽视,这是思维误区往往是致命的。注意事项中包含了考试时间以及时间的分配,这是命题人根据试卷的难度给考生的最科学合理的建议,所以,针对于注意事项这一板块,大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严格按照要求作答申论。

申论考试时间依然是150分钟。

这次联考的申论时间并没有随着国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意味着难度不发生变化。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切不可懈怠。离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考生一定要做好、做懂、做透真题,理解不同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在练习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作答,根据分值合理分配每道题的作答时间。

历年真题命题趋势    1.题材选择侧重多领域的统筹

申论考试题材范围不外乎五个维度:社会、经济、政治、生态、文化。而现在辽宁省采取的是参加联考的形式,既然是联考,地域化的特点就会减弱,所涉及的领域一定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联考考试题材趋势上热衷于经济领域,形式上一般采用多领域复合考查,涉及到文化的较少。题材选择范围一般来源于各主流网站、论坛,针对某个社会问题分别从社会、经济或生态或政治等多个角度综合项的考查,且淡化本省色彩,题材内容涉及广泛,这就需要考生看待问题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并把复习范围放开,不要局限于本省热点或事件,着眼于国家社会中的宏观热点。

【趋势分析】在题材选择方面,依据联考历年考试题材特点来看,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或仍是命题趋势。十八大、十二五规划等重要文件讲话都涵盖了这五大领域热点问题,考生可参考复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无论从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其他省公务员考试试题来看,文化领域、生态领域正逐渐成为热门,辽宁试题这几年也考过生态领域,但基本很少涉及文化领域,2014年也可能反其道而行之,转向文化领域,考生不妨了解下有关文化领域的其他真题。

2.材料内容多为“故事案例+方针政策”

将案例材料和理方针政策相融合是近几年联考申论考试材料的一大特点。案例材料主要提供具体事件、事例的阐述,而方针政策则属于理论性材料,对案例型材料进行定性,对其中的观点和主题提升。但是,2014年国考申论材料中,理论性材料有减少的趋势。整篇申论给定材料多以案例型材料为主,可读性非常强,很多考生认为,这样是申论考试难度降低的体现。其实不然,越是缺乏理论材料,对于考生把握政策,界定问题就越难。我们需要透过一个个案例故事,看出故事背后的来龙去脉,把握事情发展的本质。这次联考有可能沿用国考的命题方式,这就需要考生多积累理论政策,以便更好的界定问题,作答申论。

 

历年考试重点题型列表   题型一 归纳概括题

归纳概括题是申论的必考题型,在联考中基本上都是第一道题目分值在15分左右。难度较低,纯属送分题,是命题人送给考生的见面礼。但是题虽容易,得分率却不高,大多数考生只能拿到60%的分数。归纳概括就是要提炼出若干事物的共同特质,然后加工凝练文字。将大段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测查了考生的文字驾驭能力。

评分标准:    要点分(10分左右)

归纳概括是采点给分,你抓到一个点,这个点就给你满分,不幸没抓到,写得再漂亮也不给分。这就是申论评分客观性和规范性的体现。

阅卷人会非常机械地用标准答案里的关键词汇,和考生试卷上的答案进行对比。不仅要求意思一致,而且要求表述一致。换句话说即便是你的意思跟标准答案一致,但是表述不一致同样不给分。这也是为什么概括题看似简单,但是得分普遍不高的重要原因。所以,归纳概括题关键词汇尽量尊重给定资料的的原文表述,避免扣分。

逻辑分(5分左右)

开头用一句话高度概括答案要点,起到提纲掣领的作用,再分条论述。

【真题链接】

(2012年.联考.辽宁省.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1”,“活熊取胆”事件中存在着一些具体争议,请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并作简要说明(2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400字。

题型二 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是申论考试中难度较大的题,多出现在试卷中的第二题或者第三题,所占分值约25至30分。需要考生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分析,并为提出对策题打下基础。综合分析之难,难在思路和观点。一是思路难找,很多考生一碰到综合分析题就毫无头绪;二是观点难找,分析了半天找不到命题者的观点。综合分析更多的是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评分标准:   要点分(20分左右)

阅卷人仍然首先按照考生试卷上答中的要点进行赋分,与归纳概括相比,综合分析更加强调对给定资料的宏观把握,强调考生要准确提炼出材料背后的观点,揭示命题者的主要思想和意图。换言之,综合分析更加强调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条理清晰(10分左右)

与归纳概括不同,综合分析需要按照“总—分—总”的答题思路进行书写。或者可以称为“综合—分析—综合”。第一个“总”是总起话题,开门见山挑明分析对象,回答为什么“分析”这个问题。“分”即分析,强调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对对象进行全面和辩证的分析。第二个“总”则是分析的结论,他或表现为判断是非,或表现为抓住本质,或表现为启发,因题而异。

【真题链接】

(2013年.联考.辽宁省.第三题)“给定资料5”中有学者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请结合“给定资料5”,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5分)

要求:内容全面,认识透彻,表述准确,不超过500字。

题型三 提出对策题

提出对策题多与归纳概括题同时出现,所占分值约15至20分。在命题方式上,主要包含“提出对策”、“提出措施”两种类型:提出对策,需要我们抱定“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向主管部门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而提出措施,则需要我们设身处地站在主管部门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处理意见和具体措施,测查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标准:    要点分(10分左右)

在提出对策题中,要点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解决问题的要求,一类是提出问题的要点。

对策的针对性(5分左右)

针对性就是要求解决问题的要点,必须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来谈,不能空谈对策或者盲目套用万能对策。

条理清楚(5分左右)

提出对策题的总体答题结构还是“总—分”逻辑。“总”是指阐明思路或者指明目标,在实际考试中,一般都是用来概括问题。“分”是指分条论述解决问题的要点。

【真题链接】

(2013年.联考.辽宁省.第一题)假如你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对“给定资料1-2”反映的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20分)

要求:问题全面准确,对策建议具体可行,不超过400字。

题型四 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题是申论考试的最大难点之一,经常出现在倒数第二题,所占分值约为20至25分。虽然在联考中出现的比较少,但是随着申论命题的日益成熟和考试难度的加大,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也应该所有准备。这类题型的难点是:一是命题日益灵活,国考中,从《报告》到《一封信》,从《宣传纲要》到《宣传稿》,从《讲解稿》到《讲座提纲》,每一次都让考生措手不及。二是复习不易,按照现在命题趋势来看,命题人早已跳出机关公文的范围,文体更加让人捉摸不定,对于考生的能力测查更加突出。应用文写作主要测查考生贯彻执行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评分标准:    要点分(15分左右)

答到其中的要点即能拿到相应的要点分。

条理清晰(5分以上)

应用文写作是最讲究条理性和逻辑性的,在历年的国考中,逻辑分绝不会低于5分。最高纪录是2010年副省级第三大题,满分20分,逻辑分占了14分。应用文写作必须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或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进行书写。

格式正确(5分左右)

格式正确的意思是,行文要符合相关文体的格式要求。在规范的党政行政机关公文中,正确的格式包括五大要素: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日期。

【真题链接】

(2010年.辽宁省.第二题)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请参考给定资料,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宣传栏拟一份节水宣传材料(20分)

要求:1.体现国家节约水资源的有关精神,说明为什么要节水;2.简明、通俗,利于老百姓理解;3.不超过400字。

题型五 大作文写作

申论试卷的最后一道题,一般为35至40分,主要测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理论政策水平、热点知识储备、文字表达能力。在申论大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问题,就是考生不知道如何构思作文结构,经常是“想到哪,写到哪。”思维短路后,重新动笔写作的时候,往往发现前文不搭后语,与自己想表达的初衷完全相反,按照这样的思路写下去的文章,最后的分数自然不能令人满意。虽然说文章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是申论大作文毕竟是应试作文,阅卷人的眼睛在文章的停留时间不会超过几十秒,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包装自己的文章,向命题人“骗”分。

评分标准:    观点正确(20分左右)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是考生对于社会问题立场和态度的集中体现,也是文章分数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在考试中要做到观点明确和正确——明确,是指把观点放在最显要、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正确,是指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精神。

结构完整清晰(10分左右)

完整,是指按照“总—分—总”结构进行书写。清晰,是指逻辑严谨、结构清晰。

内容务实创新(10分左右)

文章要有说服力,就要有血有肉。文章的血肉就是文章的具体内容,它既可以表现为论据,又可以表现为论证。基本要求是务实和创新。务实,就是结合实际不空谈;创新,就是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2008—201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题量、题型、分值一览表

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大纲解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