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务员2011年考试真题《行测》判断题破解法

来源:互联网 编辑:lixy

2012-08-27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公务员频道提供江苏公务员2011年考试真题《行测》判断题破解法,供考生参考。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2011江苏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判断题破解法

1.单定义判断——归纳关键信息法

解答单定义判断题目,有两个基本方法,即提取要点法和归纳关键信息法。二者在解法上有相似之处,而归纳关键信息法可以帮助考生迅速掌握定义的最主要要点,考生可以结合排除法,快速的解出答案。

如何把握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做这类题关键重点所在。要排除冗余信息,就需要合理的归纳和总结,有时还可以通过对比选项来确定题干的关键信息。考生要通过多做题来培养自己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快更准地解答这类题目。

例题:

舆情:指在经过收集整理之后所分析归纳出的具有一定系统性和典型性的舆论意见、情况和信息的综合。

下列不涉及舆情的是( )。

A.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月10日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B.我国反腐工作创造了一种新方法,即借助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来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行为

C.某地方政府近年来一直坚持对人事工作采取社会公示制度,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具有透明度,选拔任用的干部素质不断提高

D.“新意见阶层”的网民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影响社会

A项国务院下发的通知,不是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B项的社会效应、C项的社会公示制度、D项的畅所欲言都属于舆论意见、情况和信息,故都涉及舆情。答案选A。

2.多定义判断——对应法

多定义判断是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稳定题型。在A、B类试卷中都为必考题型,其难度较大,是考生失分的主要题型。其实,多定义判断只是在单定义判断的基础上增多了定义和典型例证。

在解答多定义判断题目的过程中,除了应用单定义的方法外,还可以选择对应法或排除法。而对应法更是多定义判断题目首先需要考虑的。

对应法,即定义与典型例证的对应关系。在解题时,寻找例证和定义的对应关系是解多定义判断的关键和核心,同时要注意定义间的比较,可帮助理解。

例题:

定义:

①边缘科学:指以两种或多种学科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科学,其特点是运用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另一门学科的对象或交叉领域的对象。

②分支科学:指在原本科学的基础上,以原本科学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为对象而产生的科学学科。

③横向科学:指以相关科学的对象、方法中的共同特征或普遍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典型例证:

(1)法医学以医学对人体生理机制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尸体解剖,可以为有关刑事诉讼提供死者死亡原因、死亡时间等科学的、有力的证据。

(2)在中国的官窑制瓷史上,明代成化年间的瓷器素来备受推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朝廷为制瓷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及费用。

(3)水文科学开始主要研究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积雪,以后扩展到地下水、大气中的水和海洋中的水,主要有河流水文学、冰川水文学、雪水文学、海洋水文学等。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①③相符

B.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③②①相符

C.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①②③相符

D.例证(1)(3)分别与定义①②相符

【解析】此题答案选D。例证(1)对应定义①,例证(3)对应定义②。故只有D项正确。

更多内容请进入:

精品学习网公考频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