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选领导政治基础知识: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

编辑:sx_dangey

2013-09-06

摘要:精品学习网公务员频道为大家整理了2013年公选领导政治基础知识: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信息,仅供参考,预祝您考试顺利!

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描绘出我国到2020年的宏伟发展蓝图。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21世纪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从国际环境来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可以保持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成为基本的发展趋势。总体形势对我国的发展比较有利,机遇大大增加。我们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抓住国际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升级转移加快的新机遇,妥善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新挑战,有效回应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拓展我国的发展空间,维护自身的发展利益;更加清醒地认识我国面临的国际安全形势.有力应对和解决各种形式的安全威胁,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从国内发展环境来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我国的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矛盾。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之,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关键在于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着力解决好影响我国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二、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过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大战略思想,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表现在:

(1)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3)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呈现新面貌。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新的起点,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肩负着新的任务和使命,也对我们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第二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确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1)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2)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特别是推动交叉学科的研究,加强我国科投创新的基础和后劲。

(3)实施知识产权权战略。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可能有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树立我国国际信用、扩大国际合作的需要,更是激励国内自主创新的需要。

(4)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5)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竟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当前,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

二、走中国特色新型[业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T业化道路,是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和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工业化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所得出的科学结论,为我国工业化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的基本实现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工业化以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为开端,机器大工业逐步取代家庭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而处于统治地位。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通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出·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2)注重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3)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

(4)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这一跨世纪的战略蓝图。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把“科教兴国”列为基本国策。此后,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实施这一战略,指出要把加快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进·步指出,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着力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四、可持续发展战赂  可持续发展,一般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当前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所追求的是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目标相协调。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更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三是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五、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于1999年提出的。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总揽全局,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力争用5到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部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

根据国家的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一个时期推进西部大开发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工建设一批重点工程。重点加强交通通信、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提高西部地区的发展后劲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促进重点区域加快发展。推进重庆和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全国的改革提供示范。推动西安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成渝、关中一天水、广西北部湾等重点经济区建设。制定和实施促进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重点边境口岸城镇建设步伐。三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调整和优化矿产资源富集区产业的布局,加快青海省柴达木资源综介开发利用。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支持发展清洁能源、高技术产业及其他优势产业,建设优势资源加工基地。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科学发展。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的支持力度。改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条件。

六、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我国新阶段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东中西部地区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实现中部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按照中央的部署,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部六省围绕建设“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即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取得积极进展。要表现在:(1)粮食产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了一批能源原材料开发利用基地。

(3)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发展清洁高效发电技术装备、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功率电动机车、大型施工机械、数控系统等制造业,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有较大发展。

(4)加大了省际公路干线建设和国省道升级改造力度,沿长江及主要支流航道建设了一批集装箱、大宗散货码头,在综合交通运输楸纽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中央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应重点抓好几方面工作:(1)加大对中部地区优化结构和深化改革的支持力度,在认真落实已出台政策的基础上,丰富和细化中部地区“两个比照”有关政策,统筹研究扩大“两个1.匕照”政策实施范围。(2)积极推进“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继续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3)认真实施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总体方案,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编制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加快体制机制刨新,推进对内对外开放。以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交流合作为重点,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支持企业承接境外装备制造业转移。继续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仃制经济。

七、东部率先发展  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20世纪80年代就确立的重大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后,针对东部地区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中央对“东部率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总体上看,中央对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要求是:东部地区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率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率先改革开放,努力创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环境;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近年来,在国家积极支持和推动下,东部地区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着力克服薄弱环节,继续保持率先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实力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并在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3)进一步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

根据国家部署,下一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继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及陈旧落后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努力培育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4)继续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耍加快调整进出口结构,改善对外贸易环境,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稳定出口。要继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八、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竟争、翅互促进的新格局;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

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以下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公平待遇;二是改善金融服务,加大财税支持;三是发展社会中介服务,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四是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五是引导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六是改进政府监管;七是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

九、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继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世纪之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又于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指出,要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坚持统筹兼顾,实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目标是:经过十到十五年的努力,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将东北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的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堡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进调整改造;二是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三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四室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五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六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在中央有关政策的推动下,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老工业基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突出表现在:一是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加强;二是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成效显著;四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棚户区改造迈出重要步伐;五是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六是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加快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任务是:一是继续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现代农业建设;二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是继续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继续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五是继续深化改革升放;六是加快研究起草新的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政策措施。

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第四,我国史世界上人口最多得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颢始终是头等大事。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

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丁作中,要从巩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用工业尤其是农机工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等方面,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十一、形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为下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贯彻落实这一新要求,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重点推进:

一是应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

二是应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产业是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撑。没有农村产业的有效发展,就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是应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发展的差距在基础设施方面尤为明显,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四是应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是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基础。

五是应着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逐步实现城乡就业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要素市场、支持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六是应着力推进城乡社≤管理一体化。

十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农村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设小康社会而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就是要按照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才政制度的原则要求.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

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

制、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使农村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就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农村工作机制,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搞好农村公共服务,健全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目标要求是,在“十一五”或更长一段时间内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此带动和促进其他农村改革和农村工作,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以及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是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健全乡村治理结构、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的核心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叽制为契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这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途径。(3)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由之路。

(4)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十三、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面对着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解决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环境脆弱、地区差异大等诸多问题和矛盾。这就决定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从城乡关系来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道路。

(2)坚持合理布局,形成城镇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格局。从城镇之间的关系来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在城镇之间形成合理布局的道路。

(3)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城镇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来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道路。

(4)坚持因地制宜,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从城镇功能和体系来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

(5)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从人口分布来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6)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十四、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一)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就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二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三是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四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五是推进集体企业改革。

(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其健康发展。

一是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重点是推进公平准入和改善融资条件。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坚持平等保护物权。三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十五、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深化经济协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深化对社会j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要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反对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二是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高度重视金融市场建设,发展壮大金融产业,形成完善、高效、安全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三是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市场合理配置资源,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四是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相应的社会中介组织提供健全完善的服务。要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严格界定政府部门与社会中介组织的职责,规范社会中介组织的市场定位,进一步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履行好市场经济的服务功能。

五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

济,也是信用经济。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十六、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要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一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公共财政具有稳定经济、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监督管理等职能作用,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

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

二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三是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四是完善省以卜.财政体制。

五是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新的形势,金融业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期,也处在一个重要发展期。必须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一是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二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三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三)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改革政府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投资监管,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通过深化改革,最终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十七、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只有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整个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国家宏观调控,主要履行几个方面的职能:一是创造市场机制正常运作和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和环境;二是控制经济发展中的大幅度波动;三是致力于提供非营利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关键是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变化,把握好调控的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改进调控方式方法。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坚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政策,注重实际效果。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第一,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第二,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第三,发挥金融的宏观调控功能。

十八、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一,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第二。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努力促进对外贸易从数量增加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转变,提高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益。

第三,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凋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对外开放。

第四,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完善对境外投资的协调机制和风险管理,健全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办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支持当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第五。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扎实促进互利共赢,维护和完善全球经贸体系,主动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和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力所能及地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和支持,妥善处理产品质量、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知识产权等问题,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冈家利益。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第六。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构建有效的国家经济安全体制机制,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的能力,依法保护我国海外资产和人员安全。

第三节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嗣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相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人民主要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现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有资本质区别,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区别,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的关系有着本质区别,人大代表与西方议员有着本质区别。

(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要政治制度。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56个民族中有55个少数民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保证各民族享有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各少数民族的民主十权利和利益提供了保障。

(5)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主要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企事业单位职工自治,其组织形式为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广大城乡群众和企事业单位职工通过基层

自治制度,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成为我国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民主实践,有利于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务和民主素质的提高。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2)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3)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4)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三、扩大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1)进一步做好人大工作。一是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二是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1:3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三是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2)进一步做好政协工作。一是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二是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三是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

(3)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一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是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三是维护民族团结。

(4)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一是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二是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制度、听证制度,保证群众广泛参与决策过程,使决策能够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对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要通过举行论证会等方式,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四是对不依照权限、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损害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决策行为,要追究决策者的党纪、政纪、法律责任。

(5)进一步保障公民权益。一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二是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三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6) 进一步做好人民团体工作。工会、其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工会要根据职工特点开展活动,依照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共青团要根据青年特点开展活动,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妇联要根据妇女特点开展活动,依照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四、发展基层民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发展基层民主必须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拍进。

(1)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4)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前提。

(2)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加强司注工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3)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4)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5)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提高全体人民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竹。

六、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壮大爱国统一战线,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促进这五大关系和谐。

(1)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关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政党关系是现代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能不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不能实现人民团结、社会和谐、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为此,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E题,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3)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们党高度重视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胥待宗教,推动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和谐相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

(4)正确认识和处理阶层关系.推动和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成为统一战线工作新的着力点。

(5)正确认识和处理海内外同胞关系。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巾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七、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在当代中国,抓住了这一主题,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就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不断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1)坚定不移地做好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工作。民族团结是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保证。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2)坚定不移地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旨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

(3)坚定不移地推动和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八、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一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二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三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四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九、加快{亍政管理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搞得如何,直接影响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诸多方面。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改革协调性、带动各项改革、保证各项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的关键。

第一, 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等型政府,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使政府定位更加准确,政府组织更加科学,政府行为更加规范,政府责任更加明晰。

第二,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第三,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第四,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能重点,理顺上下级政府的责权关系。

第五,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实行大部门体制,是指把政府相同或者比较相近的职能加以整合,归入一个部门为主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或者把职能相同或者比较相近的机构归并成一个较大的部门。所谓大部门、小部门,是相对而言的,关键是部门职能配置上实现有机统一,以利于明确责权、协调配合和行政问责。

第六,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应撤销与职能部门工作交叉重复的议事协调机构,任务交由职能部门承担。工作任务相近、组成单位基本相同的议事协调机构,应予以合并。临时性工作任务基本完成的议事协调机构,应予以撤钔。议事协调机构日常事务能够依托现有部门工作机构的,一般不应设立实体性办事机构。

第七,统筹党委、政府和人欠、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

第八,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根据现有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

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保证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正确行使权力,应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执行等环节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使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

第一,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更靠得住。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必须加强权力制衡机制建设。权力制衡机制是防止滥用权力的机制保证.是政治文明的显著标志。

第二,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我国宪法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的职权作了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组织法对有关国家机关的组成和运行也作了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应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等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公共权力正确行使的必然要求。

第三,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各级政府拥有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掌握和控制着大量的公共资源,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职责。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应作为政府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开是公平、公正的基础,也是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

第四,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各级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

第五,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我们党是执政党,加强党内监督,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

第四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阶段的需要,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一、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物质生活改善后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作出的重大部署。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要求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社会进步是文化兴盛的条件。文化的发展繁荣,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越博大精深就越受人尊重,发展就越有动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命的表现形式和共同的精神记忆,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民族振兴、走向富强的重要支撑。民族精神的本质就是民族文化精冲。民族凝聚力的本质就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的状况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的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

总之,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深入研究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清醒认识时代发展变化对文化建设的深远影响,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其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树立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摆脱贫穷落后,争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在全社会树立和巩固这一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题,是当代文艺的重要使命。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圭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为我国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树宣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道德是人的基本价值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是社会生活安定有序的基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要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要把它纳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文化建设各个方面。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引领社会思潮,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三、建设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文化是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企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于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工作。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标志。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

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继续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

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

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社会生活实际。现阶段,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不可能整齐划一。建设和谐文化,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更要着眼于现实的要求。

四、弘扬中华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基础。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对祖国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提炼有益价值,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也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

善于从社会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文化发展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

善于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优势和长处,都对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等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必要条件。只有兼收并蓄才能丰富多彩,只有博采众长才能永葆青春。也只有在交融中学习借鉴,在碰撞中扬弃升华,才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

运用多种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勾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

五、推进文化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是先进文化的精神和特质。能不能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关系到能否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水是、与时俱进,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文艺理论、体制机制、内容形式、风格流派和科技手段的全面创新,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创新型国家注入强大活力,这对于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提供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进文化观念和文化理论创新。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全面领会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格局、发展目的的认识。

推进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文化内容是文化所表达的观念、知识体系,是文化的价值所在。内容创新一方面要用现代意识来运用和处理传统文化资源,使我们的文化体现时代性,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文艺题材、体裁的充分发展,紧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集中反映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展现的新思想新风貌,集中反映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新进步,不断丰富创作内容。

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的文化样式和传播形式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展。一切有民族性、大众性、科学性、现代性的文化形式都应让其自由发展。文化内容的创新必然要引起文化形式的创新。随着文化内容的不断丰富,表达不同内容的形式也要相应地做出改变。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面向群众、面向市场,逐步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

推动现代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进和提高文艺表现的手段,催生新的文艺品种,培育新的文艺业态,扩大文艺传播的途径,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进文化创新的关键环节,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和特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冲文化需求为目的,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运行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第五节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学有所教、劳有顾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从解’决广大_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和作出的承诺。

学有所教就是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劳有所得就是要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千方百计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使所有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实现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都能按照他们的贡献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

病有所医就是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不至于使群众因贫困看不起病,也不至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老有所养就是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使所有老年人都能够分享发展成果,幸福地安度晚年。

住有所居就是要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始终把改善广大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特别要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中低价位普通居民住宅建设,逐步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二、优先发展教育  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教育方面,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咨源强国.者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起,构成了新世纪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两个奋斗目标和两大战略支柱。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先发展教育是我们党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条战略方针。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一)全面需彻党的教音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优化教育结构

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三是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四是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发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是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三)深化教育改革

更新教育观念.继续深化救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利,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

(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对公共教育的责任和对公共财政投入的要求。要坚持把农村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扶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特别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大规模、高质量地开展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工作,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师教育体系,形成崞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提出,要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繁重。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要求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年龄人口最广泛地实现稳定就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从而为扩大内需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四、深化收人分配制度改革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利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提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为此,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党的十七报告提出,坚持棚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目的在于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国民生产总值分配的总原则,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合理分配。

(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总的原则是“提低、扩中、调高、打非”。“提低”,就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中”,就是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高”,就是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打非”,就是取缔非法收入。

(四)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扩大转移支付,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破垄断经营,引入竞争机制,强化税收调节,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健全和完善规范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合理分配利润。要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劳动者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强收入分配的调节和监管,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致富。

五、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历来被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提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此,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总的要求是: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夺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化,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个人账户做实比例。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企业年金等措施,推动建立多层次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逐步缩小不同人群间保障待遇差距。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

(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全面推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承担。鼓励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二是全面推进城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居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三是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由农民个人和政府共同出资,解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问题。通过这三个方面的重点建设,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要使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在城市要继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在农村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四)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险。积极探索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三位一体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特别要加快推进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逐步提高工伤待遇标准,继续推进生育保险工作。

(五)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功能,应当支持其加快发展。优抚安置是国家为复员退伍军人、现役军人及其家属设置的一种特殊政策待遇,具有褒扬性、补偿性和优待性等特征,要做好优抚安置工作,解决好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

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应当把解决住房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制度,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标准,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六)加强社会保障管理工作

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这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也有利于促进劳动人口在全国范围的流动就业。

六、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要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

(一)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总的原则和要求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人,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目标,要围绕这个框架和目标,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二)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提高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能力,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重点在农村,要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凋整力度,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看病。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努力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四)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我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必然选择,关系着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国民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努力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七、完善社会管理  完善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保证。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在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领导是根本,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制定正确的大政方针,支持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社会事务。实行政府负责,是国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

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城乡社区建设,以社区为基础形成稳定成熟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要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利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要高度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和谐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手段。社会组织通常指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民间组织,其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互助性和自律性活动,具有民间性、独立性和组织性等特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发展和规范律师、公证、会计、资产评估等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

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建立适应人口流动需要的社会管理体制,把流动人口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在当地社会建设和管理体系之中,推动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

(四)坚持安全发展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维护安全生产秩序,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和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打造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平台,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着力整治突出的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坚决遏制刑事犯罪高发势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有效应对各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第六节 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根本的建军原则。这个原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中国革命斗争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和逐步完善起来的。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要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实现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思想政治上要做到五个必须: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指挥,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这是我军最高的政治纪律,也是落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要求;二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将其贯彻到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之中;三是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这是保证我军革命化建设的核心,是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途径;四是必须不断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保持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确保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员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诚于党的人手里;五是必须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组织制度上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根本制度。主要有:第一,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党中央是全党的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中央军委是党在军队中的最高统率机构;第二,在团和相当于团以上部队的单位设立党的委员会;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是该单位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第三,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第四,全军设总政治部,团级以上单位设立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第五,党在连队和相当于连队的基层单位设立党的支部。党的支部是党在军队中的基层组织,是该单位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这些制度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健全起来的,是一个严密而科学的体系。是我军的特色和优势,是保证我军性质和战斗力的带根本性的东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二、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军队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来展开,各项建设都要围绕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力来进行。

第一,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第二,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军事战略方针,体现着党和国家总的军事政策。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必须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战争上。

第三,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三、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这是在军队建设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基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军队全面建设的基本内容。必须加强军队全面建设,推动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领域的工作密切配合、共同进步。

第一,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始终把革命化建设放在第一位。思想政治建设是革命化建设的核心。

第二,坚持科技强军,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军队现代化建设来说,就是要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第三,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完善军事法规,加强科学管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军队建设的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紧抓好。

四、推进军事创新  军事创新是推动军队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军事创新包括军事理论创新、军事技术创新、军事组织创新、军事管理创新。必须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为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一,调整改革军队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

第二,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

第三,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第四,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建军治军特点规律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繁荣和发展军事科学。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是闰防和军队建设领域一切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先导。

五、加强国防建设  加强国防建设,必须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第一,国防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包括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国防建设。

第三,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都魁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都统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之中,需要相互促进、协凋发展。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大量的财力支持,适度的国防投入叉会为经济、技术发展提供新的需求和支撑。

六、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特有的一个政治优势。拥军优属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开展的拥护军队、优待现役军人亲属及革命烈士亲属的活动。拥政爱民是人民军队开展的以拥护政府、热爱人民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工作。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这一优良传统,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显示了巨大力量。坚持这一优良传统,我们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坚持这一优良传统,各级党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就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这一优良传统,军队就要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坚持这一优良传统,就要积极开展军民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第七节 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一、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来的。他在1984年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根据邓小平的构想,实行“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邓小平的构想表达r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和平统一祖国的最大诚意。

“一国两制”是从中国实际提出的。中国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只有两个方式:一个是谈判方式,一个是武力方式。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需要各方都能接受,所以要提出“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案。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台湾问题最终解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必然要求。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对香港,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对澳门,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对台湾,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二、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是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课题。、把香港、澳门管理好、建设好,保持香港、澳门长期嚷荣稳定,关系到我们国家发展的全局,关系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

第二,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

第三,鼓励香港、澳门各悍人士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和衷共济,促进社会和睦。

第四,加强内地与香港、澳门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五,积极支持香港、澳门开展对外交往,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澳门事务。

三、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任务。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第一。全面贯彻党的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燧,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这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有三个要点:一是强调坚持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即坚持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四个决不”的意见;二是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基本任务,即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三是充分体现矢志不移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这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并进一步提出六点意见,即: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这六点意见,对于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始终不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第三。真心诚意团结广大台湾同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四、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违背两岸同胞共同利益,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拂逆中国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必然遭到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任何人、任何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企图邮是注定要失败的。

第一。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是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

第二。《反分裂国家法》对于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战略影响。

第三。继续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八节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作出的一个重要判断,表明了中国的发展繁荣同世界繁荣稳定密不可分的关系,向全党提出了树立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意识、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能力的基本要求。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向着全疗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方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对外经贸合作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大量的投资机会、物美价廉的商品。中国也积极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发展对外援助,支持和帮助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步伐。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是全方位的,除了经济上的互利合作,政治上也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高度关注中国,关注中国的发展方向,关注中国君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面对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不仅对本国经济的恢复增长发挥了很大效果,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与世界日益紧密的联系要求我们,要从全球的和战略的高度把握世界形势的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理解和深刻认识国内、国际因素的相互影响,妥善运用国内、国际条件的相互转化,周密考虑国内政策的国际效果,敏锐应对国际事件的国内反应,善于在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善于在国内事业的不断发展中优化外部环境,有效调动和充分发挥国内、国际有利我国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努力消除和遏制阻碍我国发展的一切不利条件,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

二、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巩固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努力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第一,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第二,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第三,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

第四,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五,继续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加强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团体对外交往,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建立和平、公正、和谐的新世界而不懈奋斗。

三、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这是中国的一贯立场和主张。

恐怖主义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政治或社会目的,通过制造恐怖气氛来引起社会注意,以威胁有关政府或社会,针对非战斗目标特别是无辜平民目标的各种形式的违法或刑事犯罪性质的暴力或非暴力破坏活动。

中国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无论恐怖主义发生在何时、何地,针对何人,以何种方式出现,国际社会都应采取一致立场,坚决予以谴责和打击。

中国将为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作出不懈努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公务员频道为广大考友们收集的2013年公选领导政治基础知识: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相关推荐:

2013年公选领导政治基础知识: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2013年公选领导政治基础知识:中共党史

2013年公选领导政治基础知识:科学发展观

标签:政治知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