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选领导政治基础知识:科学发展观

编辑:sx_dangey

2013-09-06

摘要:精品学习网公务员频道为大家整理了2013年公选领导政治基础知识:科学发展观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

第一,世界形势的新发展新特点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另一方面,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把握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新变化.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第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艰辛和不懈的探索。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也曾走了弯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发展的方针政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密切结合新的发展实践,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四,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发展理念,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担负着增加社会财富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党的十七大对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这些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机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这些阶段性特征的全面、深刻分析,充满了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精神。通过对八个方面特征的现象描述和本质揭示,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还有两个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认清这些阶段性特征,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既说明我们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新的挑战,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因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在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

二、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时代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各方面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对发展的质量要求更高。科学发展观站在时代高度,既坚持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又密切结合新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新探索和新概括,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提出的。理论来自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又指导实践的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提出的问题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到新世纪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第二,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在当代中国,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第三,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好实践。科学发展观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好实践。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首先把握这一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抓住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

第二,发展对于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三,全面理解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同样,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发展的内涵会不断丰富和深化,指导发展的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

二、核心是以人为本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及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同时,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此,以人为本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

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为谁发展上,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靠谁发展上,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所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障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是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辩证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辩证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辩证统一。

四、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在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务.在制定发展战略、实行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简言之,就是要“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巾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是为了兼顾、整合、协调。是为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兼顾,就是要从中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不同地区、不同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比较协调地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最大限度地兼顾到各个方面,其结果就必然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坚持统筹兼顾,使科学发展观有了明确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

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适当运用行政手段,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的运行规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活力和效率。在T作的部署和安排上,要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五、又好又快发展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指针。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尤其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属。

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为前提。只有坚持好字优先,在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长期持续地快速增长。同时,快也是好的必要条件。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与快的辩证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新要求:

(1)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2)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加快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

(3)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4)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5)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

(6)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六、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

开放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提高人的素质和人力资源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立足于扩大内需,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十七大后的新统筹: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就是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做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权力与责任相一致,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积极性。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就是要坚持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既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是要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应该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1=1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最根本基础是发展。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相互促进、内在统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所以,一定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最大限度地鼓励人们发挥创新、创业、创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保持社会的平衡、和谐与稳定,坚持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推动科学发展。

八、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按照这个总要求,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目标。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建设良好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必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全面贯彻和体现。

九、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必须有体制机制保证。体制机制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起着基础、引导、保障的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不仅要靠思想教育,更要靠制度和体制机制的保障。所以,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就要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必由之路。改革的力度、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进程和质量。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抓紧经济、政治、文化乏大文明的建设的同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要求。这些关于总体布局的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认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按照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吐,就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任务来把握,作为统一的:作来部署,作为统一的目标来落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抉择。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力,对我国科技发展作出总体部署,统筹当前和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确定若干重点领域,抓住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培育大批创新企业,扎实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验,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七大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

上,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1)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四、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定要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进程中取得的新认识、树立的新理念、形成的新任务,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生态文明的实质是科学发展。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持续。建设生态文明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要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家喻户晓、深人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五、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有走这条道路,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生产发展,是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

生活富裕,是文明发展道路的目的。生产发展,是为了使人民生活富裕。这是推动整个社会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关键。

生态良好,是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长远大计。

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保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动员全体人民更加积极投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使之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要一代一代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不断地让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集成和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全面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这个总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要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进步;落实好党的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尤其在“多予”上下工夫,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八、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就是要统筹区域发展,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内容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大举措,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也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坚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要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要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要统筹城乡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加强了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九、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防范国际经济风险,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部分,是党带领人民通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找到的在中国实现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重要阶段性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十一、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反映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对党长期执政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党对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党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结合的高度自觉。

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组织和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体制、法治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核心是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为人民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发展党的先进性、永葆党的先进性。

十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党的十七大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任务。

民主法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坚持依法治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人民依法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自由平等,就是全体公民摆脱一切压迫、剥削和歧视,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能够有尊严地生存和全面发展。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人们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期待和要求,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领域,表现不完全相同。促进和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必须从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客观实际出发,从两个基本方面推进:第一,推进制度建设;第二,树立基本理念。制度和理念,在发展进程中相互影响、不可或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培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制度的建设和环境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没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不可能建立起真正好的制度;即使有了好的制度安排和设计,也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实行。因此,要真正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就要从法制、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三个环节入手,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十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党的十七大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要求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高度重视,顺应了扩大广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客观要求,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扩大基层民主。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全国各地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增多,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十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这是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更好地运用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战略要求和战略举措。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是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促进政党关系和谐,就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就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就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就要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就要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处理好这五大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社会主义宗教制度的优势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各阶层和广大海外侨胞的智慧和力量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运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强大的力量支撑。

十五、建设服务型政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任务。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问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现阶段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和任务重点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具体表现如下:

(1)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设施建设。

(4)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为群众和基层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

(5)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及时发布公共信息,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6)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

(7)推进政事分开,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8)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十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中央站在时代发展前沿,立足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一伟大事业的强大动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我们必须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

我们要站在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十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和任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第二,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第三,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十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十九、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党的十七大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需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其原因在于:

第一,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第二,我们的总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根本是建设雄厚的经济基础,关键是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军队。富国与强军紧密联系,共同构成国家富强的两大基石。

第三,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以经济实力作为基础,但如果不注重国防建设,就不可能获得应有的国际地位,也难以有效保障经济建设的成果。同时,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的水平盲目发展军力,否则只会空耗国力,影响国家富强。

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就是在我国现阶段国情军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规律,不断丰富和深化对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认识,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谋划。

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要做到比例协调,即国防投入的规模与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保持适当的比例,保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基础兼容,即以当前民用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为契机,打造体制顺畅、机制协调、布局合理、结构完整的军民兼容的国防工业基础;技术融合,即“焊接”军民技术的接口,建立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之间灵活有效的传导机制,打造军民融合的国防技术基础;智力共享,即人才建设要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共育军事人才,军队人才建设要遵循“强干弱枝”的模式。用激励机制留住军队和军工企业的科技人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军事人才的流动成本。

二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发展的内外关联度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的内外影响力进一步上升。一方面,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营造外部环境的能力有所增强,一举一动越来越受世界关注;另一方面,国际环境对国内大局的作用也在加大,我国的发展和安全越来越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只有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起来,妥善处理我国同国际社会的关系,才能有效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切实维护好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的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

按照这一指导原则,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切实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必须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必须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必须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必须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同时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二十一、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坚持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外交思想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主张。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当前,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同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

党的十七大指出,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论断,准确表达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合理走向的基本主张,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世界秩序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的博大胸怀。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离不开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党和国家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旨在唤起所有具有相同和类似理念的国家和人民,形成一种追求和平、发展、合作的正义力量,引导这个世界的正确走向。和谐世界的最终实现无论多么遥远、多么艰难,总要有人去倡导并吸引大家为之作出不懈的努力。

二十二、和平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是我国外交方针的一贯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发展道路的精髓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发展。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系;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二十三、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党的十七大深刻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系。我们将继续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人,依法保护合作者权益。我们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我们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国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必然要求,符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谋求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的正确理念和时代潮流;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重要结晶,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

二十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顺利完成党肩负的执政使命的现实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由之路。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就必须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和要求: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一总体布局和要求,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围绕着这个总体布局和要求,十七大对党的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第二,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第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第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第五,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第六,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些工作部署和新办法新举措,鲜明地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充分地反映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热切期盼,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十五、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是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着重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加强和改进,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

二十六、党的先进性建设

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党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的根本条件。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任务更为艰巨。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必须把做好经常性工作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加以推进。

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1)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2)要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

(3)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要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5)要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6)要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内在地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党的十七大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有机贯通起来,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我们党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十七、反腐倡廉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十七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概括,表明党中央对新时期、新阶段反腐倡廉规律性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反腐倡廉建设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制度,完善巡视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2008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提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工作目标是:经过今后五年的扎实工作,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比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党风政风明显改进,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公务员频道为大家搜集的2013年公选领导政治基础知识:科学发展观信息,希望能切实的帮助您!

相关推荐: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试行办法

标签:政治知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