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表达辅导:“主体分析法”

编辑:sx_xiexh

2014-08-22

对于广大备考的考生来讲,如何能够找到跟考试内容贴近的最新的辅导资料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表达辅导,希望对于您的复习备考起到巨大的作用!

什么是“主体”?

言语授课中我把“主体”描述为“论述核心”(这和“主题词”“关键词”概念类似),分为两个部分:“主体”和“话题”。

所谓“主体”就是围绕着“什么”进行论述,所谓的“话题”就是围绕“主体”说了什么。如果一个成分“X”被称作主体,那么话题就可以表述为“X怎样了?”。当然,语言学上的“话题”和实际语言应用上的“话题”是很宽泛的概念,这里我把它狭义化了。在本部分的后半段,我会就语言学上的概念再增补一些有用的信息。

例如:

我国海区的潮汐资源以福建和浙江为最多,潮汐中蕴藏这巨大的能量。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然而潮汐发电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只有潮汐电站建在合适的地理位,并且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C )。

A.我国潮汐资源的分布情况

B.我国潮汐资源的利用现状

C.潮汐发电的必要条件

D.潮汐发电需要突破的技术障碍

文段分为3句话,第一句的论述主体是“潮汐资源”,话题是“有能量”;第二句的论述主体是“潮汐发电”,话题是“潮汐发电的原理”;第三句话的论述主体是“潮汐发电”,论述话题是“潮汐发电的自然条件”。

根据转折词“然而”可知,第三句是文段主旨句,结合“主体”和“话题”可知C项是正确答案。

文段3句话中,“潮汐发电”作为句子的主体出现了2次,可知重点在强调 “潮汐发电”,且有“转折词”辅证,论述主体的地位非“潮汐资源”莫属。

教育法的核心在于“重复”,目的就在于“通过高频次”来强调重点信息.

ps: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表达辅导,不知道是否是您想要的辅导资料,更多尽在精品学习网~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