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之教育公平含义

编辑:sx_wangja

2014-01-21

精品学习网最新整理搜集了关于“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的内容,大家肯定喜欢。

一、教育公平的三个层次

第一,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第三,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的前提。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此外,对教育公平的正确认识还包括:教育公平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对性和追求教育公平与追求教育效率是统一的这两个方面。

二、问题

(一)地区差别:教育差距加大

(二)城乡差别:农村教育问题仍然突出

(三)阶层差别: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

(四)女性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

三、原因

(一)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比较突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直接决定了教育水平的差距。如2008年上海市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5473。62元,而贵州省仅为2310。83元

(二)教育投入不足。“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虽然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这制约了条件的改善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三)资源配置不合理。目前,城市发达地区集中了大多数优质教育资源,而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则相对稀缺。即便在同一城市,不同学校占有的资源也存在巨大差距。虽然近年来,国家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加大了薄弱学校改造力度,但是,重点学校本身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四)政策制度不完善与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取向”。我国教育发展史中,一些不利于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一些促进教育公平的机制还未建立。影响和制约教育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一些已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合理制度如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加剧了教育不公。

四、对策

(一)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推进社会公平。要调整地区、城乡、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为教育公平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

(三)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以促进教育公平。

(四)加强教育立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

希望大家可以持续关注精品学习网。有关于“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的详细信息就为您介绍完了,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

2014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全面指导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公告(各部门汇总)

标签:面试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