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网络募捐

编辑:sx_songjm

2015-11-13

为方便广大考生备战2016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特为考生提供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背景链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募捐、微公益等多种募捐形式作为官办慈善的补充取得了较大发展。调查显示,虽然47.4%的受访者曾通过网络平台参与过捐款,但仅28.5%的受访者信任网络捐款中的慈善组织或募捐个人,62.4%的受访者担忧在网络募捐中存在诈捐、骗捐的潜在风险。

2015年10月,安徽女子李娟因“见义勇为救女童”被恶犬咬至重伤在网上不断升温。事发后,李娟收到超过80万元捐款。然而警方调查发现,李娟实被男友的狗咬伤,所谓“见义勇为”也是男友一手策划。随后百名捐款者拟讨回捐款,但也有爱心人士同情其遭遇,仍愿帮她。

深度解析

[正确认识网络募捐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募捐、微慈善等异军突起,成为民间公益慈善新的阵营。相比传统的募捐方式,网络募捐门槛低、传播快、影响大、互动强、效率高,使善款畅通无阻,让募捐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助,感受爱心的温暖和慈善的伟力。

网络募捐是符合“互联网+”大潮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网络募捐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理应得到肯定。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募捐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诈捐、骗捐事件的出现,也不足为奇。另外,网络募捐善款的使用和余款流向,也往往缺乏透明和监管,容易引起社会争议,伤害慈善募捐的公信力。

[原因分析]

诈捐、骗捐事件屡出不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两个:一是网络募捐平台泥沙俱下,网站、微博、论坛、QQ群、游戏,只要有网民去的地方,就可能有网络募捐的存在,一般人不容易分辨真伪;二是网络募捐,很多时候成了点对点的行为,公众给私人账号捐款,缺乏必要的中间监督环节,募捐资金的使用、善款余额的处置,缺乏透明监督,甚至出现“携款出走”的事件。

[参考对策]

网络募捐走出“信任危机”,考试吧公务员考试网认为须立法规范。

首先,网络慈善相关的立法,应该更加规范和完备,让网络募捐的阵地更加有序、更加有效、更加有力。

同时,对网络募捐的主体资格设定必要的门槛,给予合乎条件的个人和团体必要的募捐主体地位,对参与网络公益募捐的行为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定性。

再者,不管是网络募捐主体,还是受助对象,均要公开善款使用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最后,还要扶持网络募捐平台建设。一方面,避免网络募捐平台杂乱无章,对各种网络平台,应该实行网络募捐资质认证,从而保证所有网络平台都可以发布募捐消息,但捐款接口必须统一到中介账户;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应或者自建,或者资助公益组织,建设正规的、有影响力的网络募捐平台,方便各种网络募捐活动的高效开展。

敬请关注申论热点栏目,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更多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欢迎朋友们点击查看!!

相关推荐: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教师跳槽现象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 

标签:申论热点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