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国家公务员 > 新闻时政

事业单位招考加分乱象:加分超笔试成绩

编辑:sx_wangha

2012-12-06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公务员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事业单位招考加分乱象:加分超笔试成绩”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1月23日,湖南省新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县政府网站上发布《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专业人员公告》,公告中并没有出现给予特定群体加分的规定。而此前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发布的《2012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中,却有一项“卫生加分”:“对在我县各医疗卫生机构临时聘用的人员实行工龄和专业技术职务累计加分。其中取得初级(士)职称的(含执业助理医师)的加3分;取得初级(师)及以上职称的(含执业医师)加5分;在我县各医疗卫生机构临时聘用的临时人员每满一周年加1分,工作年限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累计加分不超过5分。加分加在笔试成绩折合之前。”

有考生认为,这一加分违反了湘人社发〔2011〕45号文件规定,因为按照《湖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试行办法》第十六条:“除国家或省有统一政策规定的外,各市(州)、县(市、区)不得擅自设置笔试、面试和综合成绩加分条件。”

中国青年报记者查阅、比较了一些地方2006年至今发布的数百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公告或简章后发现,事业单位公招加分“各自为政”,乱象纷呈。最常见的加分类型为“大学生村官”,此外还有“独生子女或农村二女户”、“退伍士兵”、“退伍大学生士兵”、“少数民族”、“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编者注)等。

如何规范事业单位招聘加分,杜绝人事腐败,有些省份已提出取消加分,另外,也有专家建议,用定向招录代替加分。

一些地方加分太随意

事业单位招考加分引起的争议不仅仅出现在湖南。近年来,多地都发生过关于加分的蹊跷事儿。

今年8月,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第一名被毕业7年还是“未就业毕业生”的第二名蹊跷加分超越。

2010年,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的事业单位招聘曾出现51分额外加分:一名考生实际笔试成绩只有44.3分,而额外加分竟达到51分。

在网上,记者也发现了一些考生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加分情况的质疑帖。

网友“海晴天”在人民网海南视窗《百姓声音》栏目以《琼海2012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存在违规》为题发帖:“琼海事业单位招聘卫生系统以及琼海市卫生监督所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存在加分。我不知道如此加分是否有文件规定,该不该加以及加多少,且加分的考生没有进行公示,加分不加分谁去监督。”

一名四川考生以“2011简阳市事业单位招聘政策性加分的疑问”为题发帖:“明确规定政策性加分最高不超过6分,可我在简阳市2011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政策加分登记表上看到,加分最高居然高达18分,请问是否符合规定。”

对于各地事业单位招考加分“各为其政”的现象,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研究室主任李建钟认为:“不能由行政部门的主观判断随意性制定加分政策,决策应该是法定化的。制定政策要坚持民主法制的原则,既要有法定授权,也要有民意的反馈。”

“公开招聘就是为了实现考试的公平公正,任何加分都是对特殊群体的照顾,也是对其他群体的一种歧视,是对其他公民的平等就业权的一种限制。公平就业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这个原则,行政部门没有权力去限制公民的平等就业权。”李建钟告诉记者。

他进一步表示,加分应当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人事部门的批准。要有法律的授权。“随意的加分政策可能会带来监管的一些问题,或者产生利用加分政策照顾某些群体的现象,对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李建钟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则认为:“大学生村官很艰苦,鼓励他们到基层去创业,然后回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给予一定的优惠,这是合理的。但是,确定加分政策边界要清晰,政策要非常明确,在执行的过程中才能做到规范公平,减少社会负面影响。”

标签:新闻时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