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甘肃公考申论习题:关于空巢老人

编辑:sx_xiexh

2014-08-2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厚积而薄发”,广大考生要想取得申论高分,就应该多关注申论热点,多阅读申论范文,多练习申论模板。为帮助大家取得国考胜利,精品学习网特意准备了2014年甘肃公考申论习题,希望在国考备战过程中助大家一臂之力。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申论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纸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节日过后,髓着子女们陆续离开父母身边,一个令人难以忽视的问题浮现在人们视野之中:空巢老人。据2010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也达到了38.3%,而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中,这个比率已经超过了2/3,数字十分惊人。

N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Y说:“‘空巢老人’的背后,实际上是整个中国社会必须面对的老龄化问题。与西方相比,我们的老龄化速度太快,而现在的情况还没有让我们有足够的体会,等到2020年以后,整个中国社会就会感受到老龄化给我们带来的真正压力。也就是说,等到解放后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们步入老年时,老龄化给中国带来的各种问题,就会暴露无遗。”“我们对‘空巢老人’的体会,要比西方明显得多,这跟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但是目前社会的变化非常迅速,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应对,空巢现象就已经发生了。”Y教授表示。

近年来,农村空巢现象要比城市空巢问题更为突出。Y教授介绍,现在中国存在2亿农民工,直接造成农村“生孩子越多,老龄化现象越严重”的情况。“现在中国农村是‘四化’并存,指的是年轻化、老龄化、女性化和残疾化。特别是其中的空巢留守老人,目前全国农村大概有4000多万,占到全体农村老人的37%,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

“空巢老人”的现象如此严重,是否是一个必然的现象?Y教授认为,这种趋势不可逆转。因为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寿命延长,而同时人口的流动性和竞争压力也在增强,年轻人自发地选择离开家庭来应对竞争,从前那种“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的社会。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开始提倡计划生育,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如果给年轻人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对众多独生子女家庭而言也相当不现实,很多年轻人对于“空巢老人”的问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2011年4月初记者在安徽省宿州市、阜阳市,浙江等地农村采访发现,以前,农村外出务工主要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老人、妇女和孩子看家守地。现在,打工族携妻带子外出渐成趋势,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他们生活上缺乏照料,成为“空巢老人”。

71岁的杨永波有两女一子,成家后便远赴杭州打工。十几年里,子女们过年回家团圆、年关扛包出门,长的呆上一周、短的呆个三天。老杨心疼却很能理解:“都是为了生活,不容易。”守着家、守着田、守着孙子,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到田里、集市上溜达,中午跟人聊聊天、打打牌,晚上看会电视,8点半睡觉,生活很“规律”。

老杨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颍州区三星村、胡庙等地采访时,记者很少碰到年轻人,像老杨这样的“空巢老人”却很多。“但凡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几乎全部出去了。”胡庙居委会的刘书记坦言:“我们村27个村民组,5380多人,外出务工者占了一半多。留下的都是老人,他们现在不得不自己操持农活,料理家务。下田干活的,几乎也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了。”而阜阳市外出务工人员数量达到了260万人。

几天的采访中,记者接触的所有采访对象,虽然大多年事已高,但都忙碌在田地中、集市里。“只要干得动,就会一直干下去,为自己也是为了子孙。”宿州市灵璧县杨疃镇大余村村民刘某说。

记者从安徽省老龄办了解到,相关部门曾做过预测,到2020年,安徽省老年人口将达到1177.5万,全省“空巢老人,,预计将达到942万人。“届时,农村‘空巢老人’将占到不小的比例。”安徽省老龄办专职副主任侯世标说,过去在农村经常能看见四世同堂的温情,如今越来越少,“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与失落感,正在从城市向农村蔓延,农村“空巢老人”因为传统的分家观念、对于土地的眷恋等,很少对子女提出太多要求。

3.北京的空巢老人家庭约有45万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旦遇到身体不适、跑水停电、天气恶劣无法出门等突发状况时,多数空巢老人首先想到的仍是远在别处的子女,抛开老人们固有的传统观念和信任心理,各类服务机构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76岁的李风华独自住在知春里社区23号楼,由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她给电话安装了3部分机,连厨房和厕所也不例外,以便她能及时拨打求助电话。尽管如此,李风华还是担心,“要是真的不能动了,连门都开不开,打了120医生也进不来,这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针对空巢老人的应急需求,北京市民政部门已出台相关措施。说明家中无劳动力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数量,以便灾害来临时及时启动有针对性的救援工作。

此外,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残联共同制定并正式下发了《关于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本市有使用需求并具备使用能力的65周岁以上老年人能自愿申请购买到便携式“小帮手”电子服务器,并得到相关的应急服务。

4.一个老旧的小院,七八位老人在晒太阳,还有些老人在房里聊天,陪伴他们的是属于自己的一张床、一个床头柜和一个小衣柜。这是很多乡村敬老院里的典型场景。老人们依靠子女每月交的“托老费,,在这里养老,排遣寂寞的方式不多,只能看电视、聊天、打牌。虽然没有亲情,但让老人们知足的是,吃穿不愁,生病时还能有人照顾。

家庭养老和集体养老,是我国农村现行的主要养老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这两种养老模式都受到了挑战。

养儿防老,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传统的养老观念。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庭养老实际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家庭关系是否和睦、子女是否具备供养能力等。若是子女无心赡养或无力赡养,都有可能造成老年人晚景凄凉。近年来,农村家庭规模也在逐渐缩小,大量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这意味着身体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难题之外,还要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等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敬老院制度”。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五保供养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集中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不小的改善。但目前分散供养对象的供养经费主要由县、乡、村承担,保障标准低、资金缺口大、地方财政兜底难等仍是比较普遍的问题。而且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规定,只有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人,才能享受五保供养,这使得那些子女不愿尽赡养义务、生活困难的老年人的处境愈发困窘。

乡镇敬老院正日益成为部分农村老人向往的最后归宿。但是,据民政部统计,全国有养老床位250万张,仅占老年人口的1.5%,相当于中国每l000名老人才有15个养老床位。养老机构数量不足,服务设施较差等原因,会让部分农村老人入住敬老院的向往也成为“奢望”。

5.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一定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但老年人作为疾病的高发群体,特别是罹患大病、重病、急病时,不在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内的高额医药费支出成为了他们的沉重负担。

家住哈尔滨市的空巢老人刘超文今年81岁,在做了直肠癌改道手术之后,常年需要人贴身照顾。他的身上总是挂着一个塑料袋,方便随时接收身体的排泄物。老人的病一直依赖药物维持,而他83岁的妻子王玉环也由于患有高血压需要经常服用降压药物。两个儿子都已下岗,和老人分开生活已整整20年。

“一个月的药费就需要600多元,这些不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药费支出成了家里的沉重负担。”王玉环告诉记者,每个月一拿到退休金就先买药,再买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剩下的钱才是这个月的生活费。

哈尔滨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居民医疗保险科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哈尔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参保居民在定点医院住院所发生的符合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可按比例给予支付。除此之外,进行恶性肿瘤放化疗、重度尿毒症的血液(腹膜)透析治疗等需要门诊治疗的,可在定点医院门诊治疗,所发生的符合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按比例给予支付。而记者了解到,不少老人非住院期间的药费支出并不在此报销范围内。

据哈尔滨市香坊区六顺街道办事处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办事处现有居民21660户,其中空巢老人家庭799户。在空巢老人家庭中,低保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低收人家庭共有96户。还有一些空巢老人家庭尽管不在这一范围内,但由于退休金等收入有限,加上医药费、生活费过高,实际生活也很艰难。这样的空巢老人家庭占到全部空巢老人家庭的50%。

6.2010年,我国进行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工作,老年法此次修正草案增加了“精神慰藉”等内容,并将子女“常回家看看”写了进去。此消息一传出,随即在网络、在民间引发了一场亲情回归的讨论。

市民:“我认为列入法律挺好的,对于空巢老人来讲,心灵上是一个抚慰。对于不孝敬父母的子女来讲,财起到一个督促作用。”

市民:“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则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然而在当今社会,物质基础的丰厚与孝道文化的缺失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人们在追求自身物质享受的同时,却越来越忽视了对父母物质生活的基本保障。年轻一代在激烈竞争之下,一些人自私、突出自我,只求向父母索取,不言感恩;只求继承父母的财产,不愿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将‘常回家看看’入法,对于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孝道文化显得尤为重要。”网友“陌上尘”:“我们都不得不为了生计蜗居在外。我们拿什么常回家看看?”

网友“西雅水滴”:“后悔嫁得远了!我家没车,从车站转车回一次娘家就得5个小时,再带着4岁的孩子,孩子也受不了呀!一边是孩子,一边是爸妈,我心疼呀!”

对此,M媒体邀请X大学社会学系G教授对此进行了讨论,下面是节选的访谈记录:

主持人:“敬老爱老,常回家看看,其实是中国人的传统。现在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对此您怎么看?”

G教授:“用立法的形式本身规定让子女经常回家看看父母是否妥当,我觉得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关键是通过这么一项拟修订的草案,能够呼吁社会更多地关注空巢老人的家庭问题,这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得到重视,那么相应的社会配套措施和具体的政策就会出现。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也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同时我还想说明,由于法律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涉及亲情领域中的问题的时候。因此,我们在通过修订新法案的时候还要关注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呼声和声音,既要照顾我们的传统,同时也要关注这个法案一旦通过以后它所能够产生的实际效果。”

主持人:“不经常回家看老人,要得到法律的制裁,要追究你的责任,那怎么界定这个时间界限?”

G教授:“这个问题是目前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特别是那些经常不回家的人士,他们特别关注这个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上升到法律,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明确规定子女一年必须回家看几次,这样才有实践性。没有这个,就没有办法具体操作。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又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我个人认为,每年规定一到两次比较合适,比如中秋、春节,这是个比较符合实情的状况。还有一个问题也十分重要,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有两方面的家庭需要照顾,所以在时间界定上,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主持人:“这次新老年法草案中提到了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您认为目前咱们居家养老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完善?”

G教授:“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层面,强调社会照料要进家门,养老机构、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上门为老年人服务。”

主持人:“我们在短片中也看到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除了在精神上需要慰藉之外,生活上更是需要有人来照顾,儿女不在身边,社区关爱显得尤为重要,您认为社区养老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G教授:“居家养老要靠社区养老来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社区要有适合老年人养老的场所。”

主持人:“现在志愿者基本上成为社区养老服务的主力,但是,在目前志愿者比较短缺、服务方面也不够专业的情况下,如何将社区养老更好地开展,您有何建议?”

G教授:“以社区养老为依托,自治组织、养老机构要在社区里搞一些社区医疗服务、社区护理、文化活动设施,短期托养、日间照料等要在社区里开展起来。”主持人:“老年法草案中提出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目前我国养老机构都有哪几种?,,G教授:“养老机构目前有三类:一类是国家办的,就是福利院、敬老院,解决一些贫困老年人的问题,国家履行救助的职能。还有一些民间办的非营利的养老机构,最后一类是经营性的养老机构,主要针对一些生活质量要求比较高的老人,子女花钱将赡养的义务转移到机构里,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7.和2011年一样,民生再次成为2012年“两会”的热词。在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当中,可以看到不少是和养老有关的,有的提出加快发展社会养老体系建设,有的建议统一养老金标准,有的呼吁建立专门机构解决“空巢老人”问题。

代表委员们如此关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因为已经来到眼前的严峻现实,中国现在已经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l亿的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甚至用“来势凶猛”来形容中国老龄化速度之快。

当我们还处在发展阶段、还没有富裕起来的时候,就要面临着和其他发达国家同样的老龄化问题,多位经济学家认为,人口结构未富先老问题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重要挑战。根据预计,到2030年前后,也就是20年后,中国就将进入到人El老龄化的高峰。

20年,听起来似乎还有点遥远,但是由于人El基数庞大,地区、城乡之间存在鸿沟、,中国的老年保障体系同样面临复杂局面。如何建立适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养老保障制度;如何在制度设计层面上更加体现社会公平;在政府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吸引社会投资发展养老事业等,这一系列的制度建设都还在完善当中或者是刚刚开始,要填补诸多“空白”,时间其实很紧迫。

和数字、理论相比,个人的切身感受和忧虑也许更为直观,最近几年的调查显示,社保、养老一直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三、申论要求

1.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理解,概括“空巢老人”的内涵。(10分)

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l50字。

(2)请根据给定资料分析概括“空巢老人”大量出现的原因。(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ps: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更多2014年甘肃公考申论习题尽在精品学习网,请大家及时关注!

标签:申论模拟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